成语拼音:niú láng zhī nǚ
成语解释: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 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分句、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牛郎織女
英文翻译:the cowherd and the weaving maid lovers separated by the milky way -- husband and wife living apart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郎:[láng]1.古代官名:侍郎。员外郎。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放牛郎。女郎。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郎君。情郎。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大郎。令郎。5.姓。[làng]见〖屎壳郎〗。
织:[zhī]1.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布。编织。织女(a.织布、织绸的女子;b.指织女星)。棉织物。2.引申为构成:罗织罪名。3.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织锦。织文(即“织锦”)。织贝(织成贝文的锦)。[zhì]古同“帜”,旗帜。
女:[nǚ]1.女性,女子,女人,妇女:女士。女工。男女平等。2.女儿:一儿一女。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ǔ]文言代词,你:女等。女将何往?
提到“牛郎织女”,许多人会联想到“鹊桥相会”的场景。比如在工作中,同事小张和小李因项目分隔两地,却能通过视频会议默契配合,大家笑称他们是“现代版牛郎织女”。这里用成语形容的不仅是距离阻隔,更突出了“协作突破困境”的核心意义。
有人问:为什么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异地恋?其实答案藏在故事设定里。织女被迫返回天界、牛郎留在人间的结局,天然映射了现实中的空间阻隔。比如“他们像牛郎织女一样,每周跨越三个城市见面”,既点明了地理距离,又暗示了情感联结的坚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近年衍生出新用法。某科技公司推出跨时区协作软件时,宣传语写道:“让牛郎织女式团队无缝对接”。这里跳出了爱情范畴,转而强调“破除障碍”的现代解读。这种演变恰恰说明,传统文化符号完全能承载时代新意。
我个人观察发现,当人们使用这类成语时,往往暗含积极预期。就像说“虽然现在是牛郎织女的状态,但年底就能团聚”,话语中既承认现实困难,又传递着乐观信念。这种语言智慧,或许正是成语历经千年仍具生命力的关键。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境时,不妨思考:眼前的分离是否正在创造新的连接方式?就像神话中喜鹊搭桥的创意解法,现代人通过远程办公、即时通讯等工具,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银河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