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è qíng bēn fàng
成语解释:充满热情的,充满活力、首创精神或应变能力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状态
繁体字形:熱情奔放
英文翻译:bubbling with enthusiasm
热: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9.放射性强:热原子。10.姓。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奔:[bēn]1.奔走;急跑:狂奔。奔驰。2.紧赶;赶忙或赶急事:奔命。奔丧。3.逃跑:奔逃。东奔西窜。4.姓。[bèn]1.直向目的地走去:投奔。直奔工地。他顺着小道直奔那山头。奔向小康。2.朝;向:奔这边看。渔轮奔渔场开去。3.年纪接近(四十岁、五十岁等):他是奔六十的人了。4.为某事奔走:奔球票。你们生产上还缺什么材料,我去奔。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生活中总有一些时刻让人忍不住想用“热情似火”来形容。比如朋友聚会上,有人手舞足蹈地分享旅行故事,眼睛亮得像星星——这时候你突然意识到:“热情奔放”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其实它不仅是外放的行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全然投入。
有人问,成语“热血沸腾”和日常说的“激动”有什么区别?看看马拉松终点线前的场景就明白:选手们满脸通红却挂着笑,围观群众拍红了手掌还在喊加油。这种集体性的情感共振,正是成语特有的画面感——它把瞬间的温度变成了可传递的能量。
我常想,现代社会更需要“豪情万丈”的勇气。上周遇到个创业者,他说“就算项目失败,这段全力以赴的日子也值了”。这种带着清醒认知的奔放,比盲目乐观更动人。就像成语“赴汤蹈火”在现代职场中,已演变成对专业领域的极致追求。
或许你会疑惑:热情奔放会不会显得不够稳重?看看成语“心潮澎湃”的智慧吧。老艺术家登台前整理衣领的手在颤抖,开口时声音却稳如钟声——真正的热情从不是失控的火焰,而是懂得收放的艺术。就像春日的溪流,既有跳跃的水花,又有沉静的深潭。
最近重读《滕王阁序》,突然读懂“逸兴遄飞”的现代价值。那个在社区活动室教老人用智能手机的志愿者,和千年前即兴作诗的文人,骨子里都是同一种生命力的绽放。这种跨越时空的默契告诉我们:热情从不会过时,只是换了表达的舞台。
保持热情的秘密,或许就藏在“甘之如饴”这个成语里。见过凌晨四点的早餐铺老板吗?揉面时哼着小调,油锅里的滋滋声都像在打节拍。当奔放成为习惯,辛苦自然酿成甘甜。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哲学——用成语说叫“乐此不疲”,用年轻人的话说是“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