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o
liáng
拼音 [cáo liáng]
注音 ㄘㄠˊ ㄌㄧㄤˊ
繁体 漕糧
是否常用

漕粮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漕粮cáo liáng

    基本解释

    1.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 2.指征收漕粮的官员。

    辞典解释

    漕粮  cáo liáng  ㄘㄠˊ ㄌㄧㄤˊ  

    清初由山东、河南、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安徽、辽宁等省征收转运京师的米豆,称为「漕粮」。

网络解释

  1. 漕粮

    我国封建时代通过河运和海运由东南地区漕运至京师的税粮。因其运输方式而得名。

漕粮的单字解释

【漕粮】的常见问题

  1. 1. 咸丰朝以后,朝廷在大部分征漕省份实行漕粮折征,一定程度上整顿了漕运秩序。

  2. 2.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的漕粮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

  3. 3. 古代一批批漕粮通过水路运到北京.

  4. 4. 保水济运政策是清政府为保证漕粮的顺利运输而采取的措施。

  5. 5. 太仓自元代海运漕粮而兴起,明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又以太仓为启锚地和归舶港。

  6. 6. 虽然这是漕粮的非常规用途和功能,但仍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7. 7. 太仓自元代海运漕粮而兴起,郑和七下洋以太仓为起锚地和归舶港。

  8. 8. 内收训典、序官、宪纲、陈奏、巡察、漕粮、盐政等。

  9. 9. 朕封你总漕粮务,巡查河路,查访那赃官污吏。

  10. 10. 自隋以后,每年数十万、百万石的漕粮和江淮物资经过邗沟,运达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