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gōu gāo lěi
成语解释:深的战壕和高的营垒。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下》:“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繁体字形:深溝高壘
英文翻译:deep trenches and high ramparts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沟:1.人工挖掘的水道或工事:暗沟。交通沟。2.(沟儿)浅槽;和沟类似的洼处:地面上轧了一道沟。瓦沟里流下水来。3.(沟儿)一般的水道:山沟。小河沟儿。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垒:1.用砖、石、土块等砌或筑:垒猪圈。垒一道墙。把井口垒高点儿。2.军营的墙壁或工事:壁垒。堡垒。深沟高垒。两军对垒。3.棒球、垒球运动的守方据点:跑垒。
“深沟高垒”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挖深的壕沟,筑高的壁垒”,原本用来形容军事防御工事的坚固。比如:“战国时期,秦国为了抵御外敌,在边境地区修建了深沟高垒,使得敌军难以跨越。”这时候,成语的核心含义是“通过强化防御手段来保护自身”。
但今天,这个成语还能用在哪里呢?举个现代的例子:“互联网时代,许多企业为了防止数据泄露,在网络安全上建立了深沟高垒,比如多重加密和防火墙。”这里它被用来比喻“技术层面的严格保护措施”。这时候可能有人问:为什么不用“铜墙铁壁”这类词?其实,“深沟高垒”更强调主动构建防御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再换个生活化的场景:“小张刚进入职场时,总担心被同事排挤,于是在人际关系上筑起了深沟高垒,连午饭都一个人吃。”这个例子说明,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心理上的防备状态。但问题来了:这种“自我隔离”真的是最佳选择吗?个人认为,适当的保护是必要的,但过度封闭反而可能错失合作机会——就像古代的城墙再坚固,也需要开城门互通有无。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文化交流中也能找到影子。比如:“方言保护者们为留存地方特色,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趋势下建起深沟高垒,组织方言教学班,录制传统童谣。”这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隐含着与现代主流碰撞的矛盾。这时候的“深沟高垒”就带上了文化认同的意味。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现代人常说“建立边界感”,其实和“深沟高垒”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就像古代防御工事会随着战争形态改变而进化,我们的“心理护城河”也需要动态调整。毕竟,完全敞开的城池容易被攻破,完全封闭的堡垒却可能变成孤岛——如何在保护与开放间找到平衡,或许才是这个成语留给今人的真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