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iú xíng xìng yǐ xíng nǎo yán] |
注音 | ㄌㄧㄨˊ ㄒㄧㄥˊ ㄒㄧㄥˋ ㄧˇ ㄒㄧㄥˊ ㄣㄠˇ ㄧㄢˊ |
繁体 | 流行性乙型腦炎 |
是否常用 | 否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科学家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