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xiàng wàn qiān
成语解释: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成语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氣象萬千
英文翻译:majestic and grand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象:1.哺乳动物,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耳朵大,鼻子长圆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叶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国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方。有的可驯养来驮运货物。2.(Xiàng)姓。3.形状;样子:景象。天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4.仿效;模拟:象形。象声。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气象万千”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合适?我们不妨先拆开字面看——“气象”指景象或氛围,“万千”形容多样与宏大,合起来就是“景象丰富多变,气势磅礴”。比如站在山顶俯瞰云海,翻滚的云层时而聚拢如棉,时而散开成纱,阳光穿透的瞬间折射出七种颜色,这种场景就能用“气象万千”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问:日常生活里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比如描述一座城市的昼夜变化——“清晨薄雾笼罩高楼,正午车流如织,傍晚霓虹与晚霞交织,这座城的气象万千藏在每分每秒的光影里。”这里既体现了时间推移带来的多样画面,又赋予城市一种动态的生命力。
成语背后其实藏着观察世界的角度。为什么古人会用“万千”而不是具体数字?或许正是想表达一种“无穷无尽”的意境。就像站在海边看潮起潮落,每一次浪花的形状、力度、声音都不完全相同,这种无法穷尽的变化,才是“气象万千”最打动人的地方。
换个现代视角,这个成语还能怎么用?试着描述一场科技展览:“全息投影在空中构建星河,机器人舞团同步演绎古典乐,VR眼镜里瞬间切换沙漠与极光——现代科技创造的气象万千,让虚实边界变得模糊而迷人。”我在现场亲眼见过这样的场景,确实感受到技术如何将人类的想象力具象化。
值得注意的是,“气象万千”常被误用为单纯形容天气变化。实际上它更强调“多样性的统一”,比如一本好书可能既有细腻的情感描写,又有宏大的历史背景,这种层次感才符合成语的精髓。下次使用时不妨多想想:眼前的景象是否具备“多而不乱,变中有序”的特质?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用“气象万千”形容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该怎么组织语言?或许可以这样写:“他从山村走到都市,经历过烈日下的汗水、实验室的微光、颁奖台的掌声,人生轨迹如万花筒般气象万千。”这种用法跳脱了自然景观的框架,反而更凸显生命的丰富性。语言本就是活的,关键在于找到那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连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