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ǐ jiān jì zhǒng
成语解释: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多很拥挤
繁体字形:比肩繼踵
英文翻译:overcrowded with people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肩:1.肩膀:并肩前进。2.担负;担任:身肩重任。
继:1.继续;接续:继任。相继。中继线。前赴后继。2.继而:初感头晕,继又吐泻。3.姓。
踵:1.脚后跟:接踵而至。2.在后面跟着;追随:踵其后。3.到:踵门相告。
哎哟,说到“比肩继踵”这成语,咱先得搞明白它的意思吧?说白了,就是形容人特别多,挤得肩膀挨肩膀、脚后跟碰脚后跟,热闹得不行!比如周末的步行街,那叫一个“比肩继踵”——奶茶店排长队,小吃摊被围得水泄不通,连拍照都得见缝插针找角度。
(敲黑板)这时候可能有人问:“这成语和‘人山人海’有啥区别?”嘿,问得好!虽然都是人多,“比肩继踵”更强调物理上的拥挤感,画面感更强。比如跨年夜的外滩,人群摩肩接踵往前挪,这时候用“比肩继踵”可比单纯说“人多”带劲儿多了。
说到这儿,想起去年参加音乐节的经历。好家伙,舞台前密密麻麻全是人,想挪一步都难。旁边小哥开玩笑说:“咱这算不算‘比肩继踵行为艺术’?”大伙儿都乐了。这种场景用这成语,既贴切又透着点幽默感,对吧?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些网红景点真是把“比肩继踵”玩出花了。比如那个玻璃栈道,节假日去的话,别说看风景了,光盯着前面人的后脑勺都得看半小时。要我说啊,这种“被迫亲密接触”的体验,还真得心态够好才能享受。
最后唠点实在的。成语用得好能让文章活起来,但关键得看场合。写菜市场早市用“比肩继踵”,画面感立马有了;要是写深夜图书馆也用这个……那估计是考试周突击复习现场吧!你看,语言这东西,用得巧了比撒调料还提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