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欇"字共有1个读音: [shè]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ㄕㄜˋ

笔画

总笔画:22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6B07

其它编码

五笔:sbbb 仓颉:dsjj 郑码:fccc 四角:41941

笔顺编码

1234122111122111122111

笔顺笔画

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提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欇的意思

1.紫藤。

2.枫树。

3.杖。

欇字的基本解释

shè ㄕㄜˋ 《廣韻》書涉切,入葉書。又時攝切。盍部。


植物名,即紫藤。也称虎櫐、虎豆。《爾雅•釋木》:“欇,虎櫐。” 杖。《廣雅•釋器》:“欇,杖也。” 木名,即枫香树。《説文•木部》:“楓,木也。厚葉,弱枝,善摇。一名𣠞。”《集韻•葉韻》:“欇,木名,似白楊。” 【漢典】

欇字的详细解释

欇字的辞典解释

欇ㄕㄜˋshè 名

植物名。即虎豆。豆科血藤屬,一年生蔓性草本。頂葉卵狀菱形,側葉闊卵形。夏秋間開紫色蝶形花。莢果密生白毛。

康熙字典解释

欇【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書涉切《集韻》《韻會》失涉切,𠀤音攝。《爾雅·釋木》欇,虎櫐。

又楓欇欇,見楓字註。《正字通》楓註云:欇欇之欇與虎櫐之欇,字雖同而種不同。一樹生,一蔓生。《正韻》引虎櫐入楓註,誤。

又《博雅》欇,杖也。

又《唐韻》時攝切,音涉。

又《集韻》《類篇》𠀤尺涉切,音㤴。義𠀤同。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聶【卷十二】【耳部】

附耳私小語也。从三耳。尼輒切文三十二重四

说文解字注

(聶)駙耳私小語也。口部咠下曰。聶語也。按二篆皆會意。以口就耳則爲咠。咠者己二耳在旁、彼一耳居閒則爲聶。史記魏其武安傳曰。乃效女兒呫聶耳語。韋曰。呫聶、附耳小語聲。从三耳。尼輒切。八部。

更新时间:2025-05-02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