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ǒ bù qí rán
成语解释: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分句;指果然不出所料
繁体字形:果不其然
英文翻译:indeed
果:1.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果实。果品。果木。结果(a.结出果实;b.事情的结局或成效)。2.结局,与“因”相对:因果。成果。3.坚决:果决。果断。4.确实,真的:果真。如果。5.充实,饱足:果腹。6.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提到“果不其然”,不少人会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果然’的意思嘛!”但真这么简单吗?咱们先看个例子:老张劝小李别在雨天骑电动车,小李偏不信,结果摔进泥坑。老张摇头说:“果不其然,早提醒你要小心。”这里的“果不其然”不仅表达“结果如预料”,更暗含“早有预判却未被重视”的微妙情绪。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常被用错场景?比如同事熬夜赶工后感冒,有人安慰道:“果不其然累病了吧。”这用法就欠妥——生病虽是熬夜的可能结果,但说话者若事前并未明确预警,用“果不其然”反而显得事后诸葛亮。正确用法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说话者提前提出过明确预判,二是结果与预判高度吻合。
再看职场中的活用案例。项目会议上,小王反对用未经测试的新系统,但团队坚持上线。三天后系统崩溃,主管苦笑着看向小王:“果不其然,咱们该听你的。”此时成语不仅确认了预判准确性,更成为化解尴尬的沟通润滑剂,远比直白的“我说对了吧”更具分寸感。
这个成语在现代还有存在价值吗?我发现它像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展现洞察力,比如医生对不遵医嘱的患者说“果不其然病情加重了”,既专业又不失关怀;但若滥用,容易给人卖弄先见之明的印象。建议使用时注意三点:关系亲疏、语境轻重、是否有过事前提醒。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家庭教育中常成“暗雷”。孩子考试失利,家长若说:“果不其然没考好!”孩子接收到的不仅是事实陈述,更是“我早知你不行”的心理暗示。不如换成:“这次结果不如预期,咱们一起找找方法?”语言温度往往比正确性更重要。
下次看到天气预报说有雨,你带上伞却被朋友嘲笑多此一举。当雨水如期而至时,不妨笑着收起伞说:“果不其然,夏天的雨最会捉弄人。”既化解尴尬,又让成语回归它本真的趣味——生活本就是预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合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