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ú fú tiē tiē
成语解释: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回:“这几下直打得王贵服服帖帖,只得依他教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
繁体字形:服服帖帖
英文翻译:To be obedient
服:[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丧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丧。4.吃(药):服药。内服。每次服三片。5.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服刑。服兵役。6.承认;服从;信服:服输。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众。以理服人。8.适应: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药;剂:一服药。
服:[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丧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丧。4.吃(药):服药。内服。每次服三片。5.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服刑。服兵役。6.承认;服从;信服:服输。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众。以理服人。8.适应: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药;剂:一服药。
帖:[tiē]1.服从;顺从:服帖。2.妥当;稳当:妥帖。3.姓。[tiě]1.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帖。2.旧时写着生辰八字等的纸片:庚帖。换帖。3.(帖儿)写着字的小纸片:字帖儿(便条)。4.量词:一帖药。[tiè]学习写字或绘画时临摹用的样本:碑帖。习字帖。画帖。临帖。
帖:[tiē]1.服从;顺从:服帖。2.妥当;稳当:妥帖。3.姓。[tiě]1.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帖。2.旧时写着生辰八字等的纸片:庚帖。换帖。3.(帖儿)写着字的小纸片:字帖儿(便条)。4.量词:一帖药。[tiè]学习写字或绘画时临摹用的样本:碑帖。习字帖。画帖。临帖。
哎呦,说到“服服帖帖”这个成语,你可能会联想到小猫被驯得乖乖听话的样子。比如:“新来的实习生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但经过培训后,现在干活儿那叫一个服服帖帖。”怎么样,是不是画面感十足?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服服帖帖’只能用来形容人吗?”当然不是!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我家的金毛犬平时闹翻天,但只要拿出狗零食,它立马趴下摇尾巴,服服帖帖的。”瞧,动物也能用这个词儿,关键看场景嘛。
不过说真的,这个词背后有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人们总追求“服服帖帖”的状态?个人觉得啊,这反映了大家对秩序感的天然需求。就像整理房间时,看到所有东西整整齐齐码在收纳盒里,那种舒坦劲儿你懂的。
换个角度想,“服服帖帖”用在职场也挺有意思。比如部门经理老张说:“想让团队服服帖帖,光靠权威可不行,得让大家心服口服。”这句话里藏着管理智慧——表面的顺从远不如发自内心的认同。
突然想到个反常识的用法:“这套智能家居系统真够服服帖帖的,说开空调就开空调,比我家孩子还听话。”看,用在科技产品上也毫无违和感,说明语言本身就在不断进化呢。
说到这儿,要提醒大家注意分寸感。就像我妈常说的:“教育孩子要讲方法,别光想着让孩子服服帖帖,容易抹杀创造力。”这话在理,任何事情过犹不及,保持平衡最重要。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在年轻人更倾向于用“丝滑”这种网络用语代替“服服帖帖”。不过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我觉得保留这些生动的成语就像保护方言,能让语言生态更丰富多彩。下次遇到需要表达顺从却不失温情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词,效果绝对比“听话”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