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ǔ dù zhòng shēng
成语解释:众生:指人类和各种动物。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本是佛家语;后指救济大众。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佛家子弟
繁体字形:普渡衆生
英文翻译:divine intervention
普:1.普遍;全面:普选。普查。普照。普天同庆。2.姓。
渡:1.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横渡。远渡重洋。飞渡太平洋。红军强渡大渡河。渡过难关。2.载运过河:渡船。请您把我们渡过河去。3.渡口(多用于地名):茅津渡(黄河渡口,在山西)。深渡(新安江渡口,在安徽)。4.姓。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普渡众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社区志愿者团队连续三年为山区孩子捐书助学,有人说:“他们做的事虽然小,但这份坚持真有点普渡众生的味道。”这里用“普渡众生”形容的不仅是物质帮助,更是传递希望的力量。
有人可能会问:“普渡众生只能用在宗教或宏大场景里吗?”其实不然。比如一位老师发现班上的贫困学生偷偷捡废品,不仅没有批评,反而悄悄组织班级义卖活动帮他凑学费。家长会上,校长感慨:“教育者的责任不仅是教书,更要有普渡众生的胸怀。”这个例子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善意同样能体现成语的内涵。
再换个角度看,疫情期间某企业免费为隔离居民配送蔬菜包,网友评论:“关键时刻的商业决策,也能成为普渡众生的温暖举动。”这里跳脱了传统语境,用现代商业案例诠释成语,反而让人更易理解——所谓“普渡众生”,本质是对他人困境的共情与行动。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现代意义正在发生有趣的变化。它不再局限于佛教救赎的概念,而是演变成对“系统性帮扶”的比喻。就像城市里的爱心驿站,24小时为环卫工人提供热水热饭,这种持续性、普惠性的设计思维,恰恰符合“普渡众生”的精神内核。
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科学家团队研发平价疫苗时,当社区阿姨自发组建独居老人关爱小组时,这些场景都在重新定义“普渡众生”的外延。它提醒我们:善意不分大小,重要的是能否以持续的行动,让更多人感受到被照亮的温暖。
或许有人觉得普通人的力量太渺小,但就像江河由水滴汇聚而成,每个微小的善意行动,都在为“普渡众生”这个宏大的命题添砖加瓦。下次看到街头巷尾的公益海报时,不妨想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他人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