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 xiān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í zhì xiān míng

成语解释:旗:军队用的旗帜。原指军旗鲜艳;后指对某些问题态度明朗。

成语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兀术好生疑惑,忙出营前观看,果然依旧旗帜鲜明,刀枪密布,不知何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政治态度明确,立场坚定

繁体字形:旗幟鮮明

英文翻译:take a clear-cut stand

旗帜鲜明的意思

旗:1.旗子:国旗。红旗。挂旗。2.指八旗:汉军旗。3.属于八旗的,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旗袍。4.八旗兵驻屯的地方,现在地名沿用:正黄旗。5.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6.姓。

帜:1.旗子:独树一帜。2.记号:标帜。

鲜:[xiān]1.新鲜:鲜花。鲜肉。2.明丽的:鲜红。鲜艳。3.(味道)美好:味道很鲜。4.鲜美应时的食物:时鲜。尝鲜。5.古指生鱼:治大国,若烹小鲜。[xiǎn]少:鲜见。鲜有。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成语评论

旗帜鲜明”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立场明确、态度不含糊的状态。比如在职场上,当团队讨论是否要推出新产品时,负责人直接说:“我旗帜鲜明地支持这个方案,因为它能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这种表达既能快速统一意见,也避免了模棱两可带来的内耗。

为什么需要旗帜鲜明的态度?假设你看到社交媒体上有人争论“是否应该支持新能源产业”,如果一个人评论:“我旗帜鲜明地反对盲目补贴,但支持技术研发投入”,这种分层次的表态反而更容易引发理性讨论。它像一盏信号灯,让旁观者迅速理解发言者的逻辑框架。

有个有趣的案例:某社区投票决定是否修建公园。王大爷在会上说:“我旗帜鲜明地反对砍掉老槐树,但完全同意增加健身器材。”结果这句话成了协商的突破口——大家发现立场明确反而有助于找到折中点。这或许说明,清晰的表达比笼统的“各打五十大板”更能推动进展。

个人观点插播:我观察到,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反而让人更渴望确定性。就像导航软件里“向左转”比“大概往东边走”更让人安心。旗帜鲜明的表态本质上是在提供认知坐标,虽然可能引发争议,但长远看更有利于建立信任。

再看教育场景。当学生问老师“该不该用AI写作业”时,老师回应:“我旗帜鲜明地反对抄袭行为,但鼓励合理使用工具辅助学习。”这种回答既划清底线,又为新事物留出空间。它像围棋中的“定式”,既固定原则又不限制后续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旗帜鲜明不等于固执己见。比如公司年度计划会议上,市场部总监说:“我坚持开拓下沉市场,但会同步关注一线城市的反馈数据。”这种表达既展现了决策信心,又为调整预留弹性空间。毕竟,明确的立场需要搭配开放的心态才能持久。

最后联想到个人成长领域。当年轻人纠结“该留在家乡还是去大城市”时,或许可以对自己说:“我旗帜鲜明地选择当下最适合的,同时保持探索其他可能性的勇气。”这种自我对话既能避免内耗,又不会关闭未来的机会之门。毕竟,生活的答案往往藏在动态平衡中。

旗帜鲜明的造句

  1. 造句 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 造句 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损人利己,不讲公共道德的行为。
  3. 造句 原则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而不要吞吞吐吐,顾虑重重。
  4. 造句 文章的主题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5. 造句 旗帜鲜明,铿锵有声,为全诗创造了昂扬奋发气壮山河的氛围。
  6. 造句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7. 造句 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个共青团员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
  8. 造句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
  9. 造句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10. 造句 我们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作风。

"旗帜鲜明"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