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āi àn jīng qí
成语解释: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成语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令人”后
繁体字形:拍案驚奇
英文翻译:strike the table in surprise
拍:1.用手掌打:拍击。拍掌。拍抚。拍案叫绝。2.浪涛冲击:拍岸。3.拍打东西的用具:拍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4.乐曲的节奏:拍节。5.摄影:拍摄。拍照。拍片子。6.发出:拍发。拍电报。7.阿谀,巴结:拍马屁。吹吹拍拍。
案:1.古代端食物用的木托盘:举案齐眉。2.长条的桌子:书案。3.架起来用作台面的长木板:案板。4.事件。特指涉及法律的事件:惨案。破案。5.公务中的书面材料:有案可查。6.书面的计划、建议或决定:草案。决议案。7.同“按”。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拍案惊奇”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感到极度惊讶或赞叹,甚至忍不住拍桌子表达情绪。比如张三第一次看到朋友用废弃塑料瓶做成一盏台灯,瞪大眼睛喊了句“这也行?”,随后拍着桌子直呼厉害——这就是典型的“拍案惊奇”。
为什么古人要用“拍桌子”表达惊奇?其实这和古代生活场景相关。过去人们习惯在茶楼酒馆讨论奇闻异事,听到劲爆消息时,拍桌子的动作既能释放情绪,又能吸引周围人注意。就像现在刷短视频突然看到魔术揭秘,你可能会猛拍大腿喊“原来如此”。
在职场中,这个成语同样适用。李四给客户提案时,原本只准备了常规方案,却在会议现场灵光乍现,临时加入元宇宙元素,客户总监听完直接拍着会议桌说“这个创意必须马上落地”。这种突破常规的惊喜感,正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我们是否正在失去“拍案惊奇”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新鲜事物的阈值越来越高。但上周亲眼见到邻居家十岁小孩用AI软件生成动画短片,还是让我忍不住感叹科技的进步速度。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或许就是留住这份惊喜感的关键。
旅行中的意外收获最能诠释这个成语。王五在西北自驾游时,本打算拍摄星空,却意外遇上二十年一遇的流星雨。他事后回忆说:“当时激动得把三脚架都碰倒了,这种不期而遇的美好比精心策划的旅行更让人难忘。”生活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
看待这个成语,我始终认为它不仅是情绪表达,更是种生活态度。当00后创业者把养老院改造成电竞主题社区,当菜市场阿姨用直播带货月入五万,这些打破认知框架的故事,都在提醒我们:世界永远比想象中更有趣。保持开放的眼光,或许下一份惊喜就在不远处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