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戠"字共有1个读音: [zhí]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ㄓˊ

笔画

总笔画:12

异体字
字形结构

右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6220

其它编码

五笔:uajd|yuaj 仓颉:yai 郑码:sukh 四角:03650

笔顺编码

414312511534

笔顺笔画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フ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斜钩 撇 点

戠的意思

1.古同“”,黏土。

2.聚合。

戠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í ㄓˊ

古同“”,黏土。 聚合。

英语 a sword; potter's clay; to gather

戠字的详细解释

戠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戠【卯集中】【戈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之翼切《集韻》質力切,𠀤音職。義闕。

又《集韻》式吏切,音試。黏土也。

又昌志切,音熾。義同。本作埴。亦省作戠。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戠【卷十二】【戈部】

闕。从戈从音。之弋切

说文解字注

(戠)闕。从戈从音。大徐如此。小徐無从戈从音。有職從此古職字古之職役皆執干戈十四字。葢後人箋記之語。非許語也。其義其音皆葢闕矣。攷周易朋盍簪。虞翻本簪作戠。云戠、聚會也。舊讀作撍、作宗。釋文云。荀作撍。京作宗。陰弘道云。張揖字詁𢈻撍同字。按此戠當以音爲聲。故與朁聲疌聲爲伍。然尙書厥土赤埴、古文作赤戠。是戠固在古音弟一部也。一部內意亦从音。音未必非聲。葢七部與一部合韵之理。之弋切。一部。

戠字组词

更新时间:2025-05-02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