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àng
  • tóu
  • gàng
  • n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àng tóu gàng nǎo

成语解释:楞头楞脑,傻头傻脑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戆頭戆腦

英文翻译:Head and head

戆头戆脑的意思

戆:[gàng]〈方〉傻;笨;鲁莽:戆头戆脑。[zhuàng]憨厚而刚直。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戆:[gàng]〈方〉傻;笨;鲁莽:戆头戆脑。[zhuàng]憨厚而刚直。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成语评论

戆头戆脑”这个词儿,乍一听有点陌生,但生活中其实挺常见的。比如邻居家小孩把钥匙插在门上忘拔,自己还满屋子找钥匙,大人就会笑着说他“戆头戆脑”。这时候这个词儿不伤人,反而带着点亲昵的包容。

为什么这个词会让人觉得可爱?关键在于说话人的态度。如果带着笑意说“你真是戆头戆脑”,就像给笨拙裹了层糖衣。但换个场景,比如职场新人搞砸了项目还被说“戆头戆脑”,可能就变成扎心的批评了。

有个真实案例:朋友刚学做饭时把糖当盐撒,整盘菜甜得发齁。他老婆边收拾厨房边说:“戆头戆脑的样子倒是挺下饭。”你看,同样的错误,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既化解了尴尬又增进了感情。

这种特质一定是缺点吗?我倒觉得要看场合。谈恋爱时偶尔犯傻显得真诚,但工作中重复犯低级错误就真要改进了。就像动画片里的迷糊角色,观众看着乐呵,但现实里没人愿意和永远不靠谱的人合作。

最近看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短视频里“憨憨挑战”特别火。年轻人故意做些无伤大雅的蠢事,比如拿奶茶杯当花盆,反而收获大批点赞。这或许说明,当代人开始欣赏“戆”里包裹的真实感,毕竟太精明的人设看多了也会累。

不过要提醒的是,千万别把“戆头戆脑”当免死金牌。就像上周在超市遇到的阿姨,明明自己放错了购物车,还理直气壮说“我就是戆呀”。这种理直气壮的犯浑,可就跟可爱完全不沾边了。

说到底,语言就像调味料,用对了能提鲜,用错了会齁人。下次想说别人“戆头戆脑”时,不妨先想想:我是想传递温暖,还是想甩锅推责?这个分寸感,或许才是与人相处的真学问。

戆头戆脑的造句

  1. 造句 这家伙做事戆头戆脑,压根都没有考虑后果,不然也不会惹那么多麻烦。
  2. 造句 但兄弟当中,中邦明显戆头戆脑,阿大、阿二、阿三,座次分明。
  3. 造句 领队的伙计擦了一下头上的汗,戆头戆脑说道。
  4. 造句 不像现在流行的日本豆看上去野野的戆头戆脑。
  5. 造句 大家都不读书了,总不见得三个人天天在家里戆头戆脑傻坐着,吃了中饭等着晚饭。
  6. 造句 一个笨嘴拙舌戆头戆脑,一个精明能干见多识广。
  7. 造句 初恋男友也是照这个模子找的,他去了大洋彼岸后,我戆头戆脑地等。
  8. 造句 由于最后记者对公司情况问得太多,最终没能拿到“礼品”,刚才还假装路人的妇女大声呵斥记者“戆头戆脑”,一个劲地把记者往门外推。
  9. 造句 李青云当场大怒,要不是看在从少玩到大,而大牛又是一个戆头戆脑的粗汉,只怕当场就要拼命。

"戆头戆脑"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