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à yì]
注音 ㄉㄚˋ ㄧˋ
是否常用

大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大邑dà yì

    基本解释

    1.犹大邦。殷周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 2.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称"大邑"。 3.大的都邑或都会。

    辞典解释

    大邑  dà yì  ㄉㄚˋ ㄧˋ  

    大城镇。
    《书经.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 」
    如:「通都大邑」。

    大国。
    《孟子.滕文公下》:「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

    英语 Dayi county in Chengdu 成都[Cheng2 du1], Sichuan

    德语 Dayi (Ort in Sichuan)​ (Eig, Geo)​

网络解释

  1. 大邑 (词语)

    【词语】: 大邑

    【拼音】: dà yì

    【解释】:大邑

    1.犹大邦。商周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

    例如:《孟子.滕文公下》:「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

    2.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称"大邑"。

    3.大的都邑或大的城镇。

    例如:《书经.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如:「通都大邑」。

    唐·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宋·苏辙《民政策下·第三道》:“今天下所谓通都大邑,十里之城,万户之郭。”

    清・黄宗羲《万里寻兄记》:“商之所在,必通都大邑。”

    【用法】: 作宾语;泛指大城市。

    【感情色彩】:褒义词

大邑的单字解释

  • [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 1.泛指城市:通都大邑。2.县。

"大邑"的相关成语

【大邑】的常见问题

  1. 1.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通都大邑

  2. 2. 大邑县距离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有几个小时的车程,那里有一座农家宅院,里面的庭院错落有致,经常能看到中国游客来此参观。

  3. 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位于成都西郊大邑县境内,距成都120公里。

  4. 4. 对此,作者以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为例,分析古镇如何正确把握自身特色,并在合理适度开发的同时做好古镇保护工作。

  5. 5. 彭州龙门山,邛崃天台山,大邑西岭雪山.

  6. 6. 但巨石城墙造价昂贵,只有富庶城邑或名城大邑方有财力修建。

  7. 7. 利用卜辞中与“大邑商”同版出现的地名,系联其他与王畿相近的地点,可勾勒出王畿之大致地理范围。

  8. 8. 佛教信仰不仅流布于通都大邑,而且深入到穷乡僻壤,深深影响着当地的民俗生活。

  9. 9. 文中介绍空气钻井技术在大邑1井的应用情况.

  10. 10. 去年,刘文彩的一位重孙为了延续刘氏的香火,在大邑县组织了一次大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