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jiāng dōng qù
成语解释: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历史向前发展
繁体字形:大江東去
英文翻译:the mighty river flows eastward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去: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哎呦,今天咱们来聊聊“大江东去”这成语,你说它到底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形容时间像江水一样哗啦啦流走,一去不回头。比如你瞅瞅这季节变换,春天刚冒芽呢,转眼秋天叶子就黄了,这不就是“大江东去”的现实版嘛!
有人可能问了:“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时间吗?”嘿,还真不止!比如说老张创业失败,转头就自嘲一句:“大江东去,机会有的是,下回再来!”你看,这里不光说时间流逝,还带着点“放下过去,向前看”的洒脱劲儿。
咱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家的胡同拆迁了,他蹲在工地门口感叹:“真是大江东去啊,当年这儿还飘着炸酱面香呢。”这话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带着对新变化的接纳——生活不就像江水一样,推着人往前走吗?
话说回来,这成语为啥能火千百年?我琢磨着啊,它戳中了人类共同的痛点:谁都留不住时光,但换个角度看,江水奔流不也意味着新机会在招手?就像现在短视频时代,传统行业喊着“大江东去”,转头发现直播带货成了新航道。
最后提个醒儿,用这成语可别光顾着伤感。你看那江水虽然东流,可沿途滋养了多少土地?咱的人生啊,与其纠结失去的,不如琢磨怎么把当下的日子过得浪花四溅。记住咯,江水奔涌向前,人也不能总在原地打转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