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kēng shā] |
注音 | ㄎㄥ ㄕㄚ |
繁体 | 坑殺 |
是否常用 | 否 |
坑杀 kēng shā ㄎㄥ ㄕㄚ
活埋。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乃令裴蕴穷其党与,诏郡县坑杀之,死者不可胜数。」
陷害、构陷。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潭知尚止拨兵五千,又被半路坑杀,大怒,乃唤逢纪责骂。」
坑杀:一作阬杀,是指古代军队打仗,将敌军杀死后把尸体堆积起来的行为。史家一般将坑杀这个词用作谴责,指屠杀无辜,如大规模杀俘和杀平民。有人往往望文生义,以为坑杀是活埋的意思,是不正确的。古书中往往有描述坑杀后尸体堆积如山的描述,例如慕容垂在看到参合陂之战中被北魏坑杀的燕军将士的遗骸,堆积如山,郁愤而死。可见坑杀根本不存在埋的场景。以长平之战为例,白起也是不可能有时间挖出可以活埋四十万人的大坑,而投降的赵军也不可能不加以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