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ēn bó yù chū
成语解释:喷薄:气势旺盛;喷涌而出的样子;欲:将要。原形容水流喷涌的样子。后形容太阳将升上地平线时;光芒四射的样子。
成语出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一轮朝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噴薄慾出
英文翻译:gush forth
喷:[pēn](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喷泻。喷泉。喷药水。火山喷火。[pèn]1.果品、蔬菜、鱼虾等大量上市的时期:对虾喷儿。西瓜正在喷儿上。2.开花结实的次数;成熟收割的次数:头喷棉花。绿豆结二喷角了。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欲:1.欲望:食欲。求知欲。2.想要;希望:欲言又止。从心所欲。3.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4.将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提到“喷薄欲出”,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或许是一轮朝阳即将跃出地平线,又或是火山口翻涌的岩浆即将爆发。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蓄势待发的状态,但它的妙用远不止于自然景象。
比如在创业领域,一家科技公司连续三年打磨产品,当市场突然出现需求缺口时,他们的技术方案就像被按下了加速键。创始人这样形容:“我们的产品迭代速度突然呈指数级增长,那种喷薄欲出的势头,连我们自己都感到惊讶。”这种比喻精准捕捉到了技术突破前的临界状态。
有人会问:喷薄欲出只能形容具体事物吗?其实不然。去年某城市举办当代艺术展,有位行为艺术家用动态雕塑表现社会压力累积的过程。当装置中象征压力的红色液体在透明管道中不断攀升,最终冲破临界点时,策展人评价道:“这个作品把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喷薄欲出感具象化了。”这种抽象化运用反而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
我曾在登山时亲历过这样的时刻。凌晨四点的山脊线上,整片云海像被无形的手搅动着,晨光在云层背后不断膨胀。向导突然指着东方说:“注意看,太阳要喷薄欲出了。”果然话音刚落,金色光芒瞬间撕开云幕。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这个成语最精妙之处在于它同时包含了能量积蓄的过程和突破瞬间的动态。
在文化传播领域,这个成语正在焕发新活力。网络作家用它描述剧情高潮,游戏设计师借它表现技能释放的特效,甚至职场导师也常用“不要让才华喷薄欲出得太晚”来激励年轻人。这种跨领域的应用恰好印证了汉语成语的生命力——既保有传统意象,又能承载现代语境下的新解读。
当我们使用这个成语时,本质上是在寻找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那个“临界点”。就像烧水时观察气泡的变化,99度的水和沸腾的水之间,差的不仅是1度,更是状态的质变。这种语言智慧,或许正是汉语历经千年仍能精准刻画世界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