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n
  • jīng
  • hu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n jīng jǔ huá

成语解释:见“含英咀华”。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今世学者,含菁咀华,选词吐艳,盖人人能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繁体字形:含菁咀華

英文翻译:study and relish the beauties of literature

含菁咀华的意思

含: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含一口水。含着橄榄。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含着眼泪。这种梨含水分很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含三十年)者均可申请。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

菁:1.韭菜的花:“秋韭冬菁”。2.古代指“芜菁”(即“蔓菁”)。3.华丽:“丽服扬菁”。4.水草:“唼喋菁藻”。

咀:[zuǐ]用于地名,如尖沙咀(在香港)。[jǔ]细嚼;玩味:咀嚼。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精华)。

华:[huá]1.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2.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3.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4.繁盛:繁华。荣华富贵。5.奢侈:浮华。奢华。6.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7.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8.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9.指时光:年华。韶华。[huā]古同“”,花朵。[huà]1.〔华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2.姓。

成语评论

含菁咀华”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在说一个特别实在的道理:就像嚼甘蔗一样,得慢慢品才能尝到甜味。比如读一本经典小说,有人一目十行,看完只记得主角名字;而有人边读边想,甚至停下来抄几句台词——这才叫“含菁咀华”。你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学习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喂到嘴里”,后者是“嚼出滋味”。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同事小王做项目复盘时,总爱把别人的报告拿过来逐段分析。别人笑他“太较真”,结果三个月后他成了团队里进步最快的。你看,这就是“含菁咀华”的力量——把别人的经验当甘蔗嚼,嚼着嚼着就嚼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我常想,现在网上到处都是“五分钟读完一本书”的内容,但真要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恐怕得把甘蔗渣都嚼透才行。

有人可能会质疑: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慢慢咀嚼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恰恰相反。去年我学编程时,发现那些死记硬背语法的人总是卡壳,反而是先理解代码逻辑的人进步更快。就像吃鱼要挑刺,学习也得剔除冗余信息,留下真正能吸收的营养。有个朋友更绝,每次看纪录片都要暂停记笔记,别人说他“看片比上班还累”,结果人家半年后转行当了科普作家。

再往深里说,“含菁咀华”其实在教我们对抗浮躁。现在刷短视频时总想划拉下一个,读书时眼睛盯着页码盼着快点翻完。但真正的好内容,就像外婆熬的骨头汤,大火滚开了还得转小火煨三小时。我最近尝试了个笨办法:每天只读五页书,但必须用便签纸写满批注。没想到一个月下来,记住的内容比过去半年还多。

说到底,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信息爆炸的时代,比获取速度更重要的是消化能力。就像吃自助餐不能光盯着“吃回本”,得挑真正合胃口的菜细细品尝。下次遇到值得琢磨的内容,不妨多问自己一句:我是在往脑袋里塞棉花,还是在往土壤里埋种子?

"含菁咀华"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