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i
  • jīn
  • y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ǔ wéi jīn yòng

成语解释: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成语出处: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指继承文化遗产

繁体字形:古為今用

英文翻译:adapt ancient forms for the ancient serve the present

古为今用的意思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今:1.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今。今人。厚今薄古。古为今用。2.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今天。今晨。今春。3.指示代词。此;这:今番。今次。4.姓。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成语评论

成语“水到渠成”用到现在合适吗?当然合适!比如同事问你:“项目进度怎么这么快?”你可以回答:“团队配合默契,资源到位,自然水到渠成。”这里的核心价值在于:任何成功都需要前期积累,这和当代项目管理强调的“关键路径”理念不谋而合。

有人质疑“卧薪尝胆”这种苦情故事在今天的意义。其实创业者常说的“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梦想”正是现代版卧薪尝胆。我注意到,那些最终突围的新兴品牌,创始人都经历过在车库吃泡面、连续熬夜改方案的阶段。关键区别在于,古人用草席,我们用人体工学椅。

当朋友抱怨“努力没回报”时,不妨用“对症下药”劝解。比如建议他:“你总说加班无效,是不是该像程序员调试代码那样,先找到效率卡点?”这个成语教我们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努力。有个有趣现象:现代人爱说的“迭代优化”,本质上就是动态化了的对症下药。

“守株待兔”常被误解为完全消极吗?其实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它反而能警示我们:去年管用的方法,今年可能失效。上周看到个典型案例:某网红坚持用三年前的内容形式,结果流量持续下滑。这提醒我们,等待运气不如主动升级装备。

最近发现“举一反三”在AI时代有了新内涵。程序员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时,常说要让算法具备“举一反三”的泛化能力。这种古今智慧的碰撞很有意思:古人用这个词强调学习能力,现代科技则试图将其量化实现。或许未来教育的方向,就是培养人机协作式的举一反三能力。

最后说说“刻舟求剑”。有次在产品讨论会上,负责人坚持沿用旧方案,结果用户不买账。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它用具象故事说明了抽象的逻辑谬误——环境变化时,解决方案必须跟着变。就像现在做市场调研,谁还会只依赖纸质问卷呢?

下次遇到具体情境时,不妨想想这些穿越千年的智慧碎片,或许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解决思路。语言就像活水,老成语也能浇灌新时代的思维之花。

古为今用的造句

  1. 造句 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一切文化遗产的一条原则。
  2. 造句 研究古典文学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
  3. 造句 我们要以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的原则去对待古代文化遗产。
  4. 造句 我们除了继承祖先的文化遗產,更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5. 造句 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应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6. 造句 我们除了继承祖先的文化遗产,更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7. 造句 蹴鞠与休闲生活,古为今用,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发挥作用。
  8. 造句 中国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9. 造句 第四部分:***的“古为今用”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0. 造句 古为今用宣扬国学邯郸儒家跆拳道馆开馆。

"古为今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