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íng kōng niē zào
成语解释:无事实依据地虚构。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近世作伪者多凭空捏造 ,苟得金钱,兵部武选司吏胥概为准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虚构
繁体字形:凴空揑造
英文翻译:create out of nothing
凭:1.(身子)靠着:凭几。2.倚靠;倚仗:这事儿能不能办成,就全凭你了。3.证据:凭据。文凭。不足为凭。4.表示凭借、根据:凭票付款。凭经验判断。劳动人民凭着智慧和双手创造世界。5.姓。6.无论:凭你跑多快,我也赶得上。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孔”,洞。
捏:1.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捏住。捏出来。2.用手指把面、泥等软东西弄成一定的形状:捏饺子。捏泥人儿。3.凭空假造:捏造。
造:1.做;制作:创造。建造。造船。造纸。造预算。造名册。2.假编;捏造:造谣。3.姓。4.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造。甲造。5.农作物的收成:早造。晚造。6.农作物收成的次数:一年三造皆丰收。7.前往;到:造访。登峰造极。8.成就:造诣。深造。9.培养:可造之才。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成语明明听着顺耳,却查不到出处?比如“云山雾绕”这个词,乍一听像是形容思绪模糊,可翻遍古籍也找不到它的影子。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凭空捏造”——人们通过组合现有词汇,临时创造出符合语境的新表达。
这种创造一定不好吗?未必。比如在儿童故事里加入“花影摇风”这种自创成语,反而能让文字更生动。但要注意的是,当我们需要严谨表达时,这类“野生成语”就可能造成误解。就像用“鱼跃龙门”形容职场晋升时,若替换成自创的“鹰击长空”,读者可能就领会不到其中的文化内涵。
如何分辨真假成语?有个简单方法:查三遍。先查权威词典,再查专业网站,最后对照古籍检索。去年有位作家在小说里用了“月落星沉”,本以为是自创词,结果意外发现宋代词人用过类似表达。这说明语言本身就在流动变化,某些新造词也可能在传播中逐渐被认可。
个人认为,语言就像活水,既需要保护传统河道,也要允许新支流汇入。关键看使用场景:写学术论文时应当严谨,创作网络小说时不妨大胆创新。就像“锦鲤转运”这个词组,最初只是网友玩笑,现在却成为大众熟知的吉祥符号。
下次看到陌生成语时,不妨先保持开放态度。问问自己:这个词传递的意思是否清晰?是否会造成歧义?只要能达到有效沟通,偶尔的创造性使用,或许正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毕竟所有的规范用法,最初都来自某个人灵光一现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