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冝"字共有1个读音: [yí]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ㄧˊ

笔画

总笔画:7

异体字
字形结构

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519D

其它编码

五笔:pegf 仓颉:bbm 郑码:wwlc 四角:37102

笔顺编码

4525111

笔顺笔画

丶フ丨フ一一一

笔顺名称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横 横

冝的意思

古同“”。

冝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í ㄧˊ

 ◎ 古同“”。

英语 suitable, right, fitting, proper

冝字的详细解释

冝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宜【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𡪀𡨆𠣨《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音儀。《說文》所安也。《增韻》適理也。《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

又《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註》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

又《詩·周南》宜其室家。《傳》宜者,和順之意。

又《爾雅·釋詁》宜,事也。《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毛傳》宜其事也。

又《玉篇》當也,合當然也。《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又祭名。《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禮·王制》宜乎社。《註》引爾雅,起大事,動大衆,必先有事乎社,令誅罰得宜。

又州名。古百越地,庸置粵州,改宜州。

又姓。《正字通》元宜桂可,博通經史。

又通作儀。《前漢·地理志》伯益能儀百物。儀讀與宜同。

又叶五何切,音俄。《詩·鄘風》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叶上佗下何。◎按《音學五書》宜古音魚何反。宜字《詩》凡九見,《易》一見,《儀禮》一見,《楚辭》一見,𠀤同。後人誤入五支韻,據此則又非但叶音矣。《集韻》宐,隸作宜。

更新时间:2025-05-03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