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iù shū] |
注音 | ㄌㄧㄨˋ ㄕㄨ |
繁体 | 六書 |
是否常用 | 是 |
六书 liùshū
(1) [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古代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 [the “Six Classics”——The Book of Poetry,Book of History,Book of Changes,Book of Rites;Book of Music,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即“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书 liù shū ㄌㄧㄡˋ ㄕㄨ
为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
也称为「六体」。
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也称为「六体」。
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