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è qín kè jiǎn
成语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剋勤剋儉
英文翻译:be industrious and frugal
克:1.能:克勤克俭。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刚。3.攻下据点;战胜:克复。克敌。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严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9.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剋(尅)”
勤:1.尽力多做或不断地做(跟“懒、惰”相对):手勤。勤学苦练。人勤地不懒。2.次数多;经常:勤洗澡。夏季雨水勤。他来得最勤,差不多天天来。3.勤务:内勤。外勤。4.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班的工作或劳动:出勤。缺勤。考勤。执勤。空勤。地勤。5.姓。
克:1.能:克勤克俭。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刚。3.攻下据点;战胜:克复。克敌。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严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9.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剋(尅)”
俭:节省。与“奢”相对:勤俭建国。省吃俭用。
克勤克俭这个词,听起来像爷爷奶奶常挂在嘴边的唠叨,但仔细琢磨会发现它藏着不少智慧。比如老王一家靠着“克勤克俭”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老王每天下班后接代驾单赚外快,妻子用旧窗帘改成了餐垫,孩子攒下零花钱买了二手辅导书。他们没抱怨生活压力大,反而笑着说:“钱是挣出来的,更是省出来的。”
有人会问:现在都提倡享受生活,克勤克俭是不是过时了? 其实这和“会花钱才会赚钱”并不矛盾。去年双十一,做电商的小张严格控制营销预算,把省下的钱投入产品研发,结果爆款单品利润反而涨了30%。这说明真正的克勤克俭不是抠门,而是把资源用在刀刃上。
我观察过身边过得滋润的朋友,发现个有趣现象:那些开着豪车却总为油钱发愁的,反而不如骑电动车但定期理财的人活得从容。就像我表姐总说的:“克勤克俭就像给人生装了个安全气囊,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刻能救命。”
年轻人总疑惑:节俭会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看看95后设计师小林就明白了。她坚持记账三年,用省下的钱报了国际设计课程,去年还清了助学贷款。现在她既能买限量版手办,又能随时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种自由恰恰来自早期的节制。
在物质过剩的时代,克勤克俭更像是一种清醒的生存策略。上周参加同学会,发现混得最好的不是当年最会花钱的,而是总带着饭盒的班长——他现在管理着三家连锁超市,依然保持着巡店时顺手关灯的习惯。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勤俭,或许就是对抗不确定性的秘密武器。
说到底,克勤克俭从来不是要人当苦行僧。它更像是生活的平衡术:用今天的克制换明天的选择权,用细碎的积累筑造坚实的底气。就像老话说的,晴天修屋顶的人,雨天才能笑着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