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è dīng kè mǎo
成语解释:做事认真,一丝不苛
成语出处:刘心武《醒来吧!弟弟》:“当个铁面无私,克丁克卯的检查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剋丁剋夘
英文翻译:Kedingkemao
克:1.能:克勤克俭。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刚。3.攻下据点;战胜:克复。克敌。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严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9.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剋(尅)”
丁:[dīng]1.天干的第四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四。2.人口:人丁。丁口。3.指成年男子或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壮丁。园丁。4.遭遇;碰到:丁忧。5.蔬菜、肉类等切成的小方块:肉丁。黄瓜丁。[zhēng]〔丁丁〕拟声词。伐木声。
克:1.能:克勤克俭。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刚。3.攻下据点;战胜:克复。克敌。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严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9.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剋(尅)”
卯:1.地支的第四位。2.卯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五点到七点。3.木器部件接连的地方。凸起的部分叫榫(sǔn)头;插入榫头的凹入部分叫卯眼。
“克丁克卯”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乍一听可能觉得陌生,但其实它描述了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模式:做事过于严格,甚至到了较真细节、不留余地的程度。比如,同事小张修改PPT时非要把每个标点符号都对齐,导致项目汇报延迟半小时——这就是典型的“克丁克卯”。
有人可能会问:“严格要求自己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要用略带贬义的成语形容?”其实关键在于“度”。比如一位厨师做菜时坚持用天平称盐的分量,虽然保证了口味精准,却让顾客等了四十分钟。这种“精确”反而成了效率的绊脚石,这时候用“克丁克卯”就再合适不过。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朋友装修新房时,因为墙面颜色和设计图相差5%的色差,硬是要求工人返工三次。从积极角度看,这是追求完美;但从实际效果看,既耽误工期又增加成本。这时候用“克丁克卯”来形容,既保留了对其认真态度的肯定,又点出了可能存在的僵化问题。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辩证看待这个成语。在航天工程、医疗手术等领域,“克丁克卯”是必须的专业态度;但在创意设计、人际交往中,过分拘泥细节反而可能扼杀灵感和默契。就像写毛笔字,握笔姿势要讲究章法,但行笔时的轻重缓急更需要随机应变。
下次遇到特别较真的人,不妨先别急着下结论。观察TA的“克丁克卯”是用在什么地方:如果是核电站的安全检查,这种严谨值得敬佩;但如果是挑选聚餐餐厅时纠结桌布颜色,或许可以善意提醒:“咱们这次先保证大家吃饱,下回再讲究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