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
tuō
拼音 [jiǎ tuō]
注音 ㄐㄧㄚˇ ㄊㄨㄛ
繁体 假託
是否常用

假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假托jiǎ tuō

    基本解释

    假托 jiǎtuō

    (1) [on the pretext of]∶借故推托

    假托有事

    (2) [under sb.else’s name]∶冒名顶替

    (3) [by means of]∶假借;凭借

    小品是假托故事来讽刺时弊的表演

    辞典解释

    假托  jiǎ tuō  ㄐㄧㄚˇ ㄊㄨㄛ  

    虚拟、虚构。《隋书.卷七八.艺术传.序》:「或变乱阴阳,曲成君欲,或假托神怪,荧惑民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有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真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也作「假托」。

    假冒、伪托。
    如:「这件事分明是别人做的,却假托张小姐的名义,使她蒙上不白之冤。」

    凭借、依托。
    如:「寓言通常假托故事来说明做人处事的道理。」

    借口、托词。
    《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质物值钱者,才足了年数,就假托变卖过了,不准赎取。如此刻剥贫户,以致肥饶。」

    英语 to pretend, to use a pretext, to make sth up, to pass oneself off as sb else, to make use of

网络解释

  1. 假托 (词语)

    假托,读音为jiǎ tuō,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借故推托。

假托的单字解释

  • [jiǎ]1.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假话。假发。假山。假证件。假仁假义。2.假定:假设。假说。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请假。暑假。病假。婚假。春节有三天假。
  • 1.用手掌或器物承举:托着茶盘。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枪托。花托。3.衬;垫:烘云托月。托上一层纸。4.请人代办:委托。5.寄放:托儿所。6.借故推辞:托词。7.依赖:托福。8.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托等于133.322帕。

"假托"的相关成语

【假托】的常见问题

  1. 1. 职位空缺可假托报纸公布于众.

  2. 2. 孔文的艺术特色王要在于假托神灵谴责世俗,不同于一般的动植物拟人化。

  3. 3. 南拳拳种之一。俗称洪拳,系清代民间秘密结社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

  4. 4. 这首诗中有几行假托的诗句是后人加上去的.

  5. 5. 故事中的每一样东西可能是另外一样东西,一种假托,一种前后矛盾的事物.

  6. 6. 那马家女子,君既心爱,我又假托其貌,邀君恩宠多时,我也不能恝然。

  7. 7. 假托神道以遁身,超然物外以君臣相残,韩信之死,可以略窥张良之神算也。

  8. 8. 这曹公公的话,话中带刺,竟暗指岳飞不撤兵是假托岳云受伤,为了战功而不顾部下生死,大有挑拔离间之意。

  9. 9. 萼所厚医官李梦鹤假托进书,夤缘受职,居室相邻,中开便户往来,常与萼家人吴从周等居间。

  10. 10. 人生百态,酸甜苦辣,假托野语村言;社会现实,成功真谛,深藏荒诞玄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