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ó zǐ] |
注音 | ㄈㄛˊ ㄗˇ |
是否常用 | 否 |
佛子 fó zǐ ㄈㄛˊ ㄗˇ
菩萨的通名。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只除佛子神仙才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引申指慈惠的人。
《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
受戒的佛门弟子。指能绍继佛种的人。
《西游记.第一二回》:「长老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诚为如来佛子。」
佛子,是阿罗汉(arhat)的通称。佛赞五百阿罗汉说︰‘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印度的婆罗门(brahma^),自以为从梵天口生,从梵天化生,所以佛说︰阿罗汉们是从听闻佛口说法声(所以名为声闻)而生,从法──法性寂灭的证入而成的。佛子,表示了有佛那样的圣性,能继承如来觉世的大业,所以名为佛子,是至高无上的尊号。一般由朝廷加封。最尊者称“佛子”,次者尊“国师”,再次最为“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