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拼音 [yì shī]
注音 ㄧˋ ㄕ
是否常用

佚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佚失yì shī

    基本解释

    散失;失落。

    辞典解释

    佚失  yì shī   ㄧˋ ㄕ  

    散失。
    如:「中国有许多宝贵的文物在战乱中佚失。」

网络解释

  1. 佚失

    佚失,词语,读作“yì shī”,指散失;失落。

佚失的单字解释

  • [yì]1.同“”。2.放荡:淫佚。佚游。3.美:佚女。4.姓。[dié]古同“”,轮流,更替。
  • 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佚失】的常见问题

  1. 1. 中国古代法律,唐朝以前的法典均已佚失

  2. 2. 爷爷的小说手稿在战争中佚失了.

  3. 3. 印度的梵文经典已经散佚失传了,残留下来的很少。

  4. 4. 考察李商隐无题诗和他创作的佚失传奇文的关系,乃是关涉唐代文学整体观的重大问题。

  5. 5. 这块碑佚失已久,仅存几十个字的残拓片一张,为隶书,且与同期名碑相比,仍保留了较多的古隶风貌。

  6. 6. 汉承秦律、汉对秦政批判、法律儒家化等因素,无疑是导致秦律在传世文献中佚失的重要原因。

  7. 7. 然而,在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福建古老剧种莆仙戏中,却完整地保留了一批佚失已久的南戏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