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hǎn mǎ sī
成语解释:嘶:马叫。人人在呐喊;马在嘶叫。形容喧闹嘈杂的声音。
成语出处: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片喧闹的景象
繁体字形:人喊馬嘶
英文翻译:of men shouting and horses neighing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喊:1.大声叫:喊口号。2.叫(人):你去喊他一声。3.称呼:论辈分他要喊我姨妈。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嘶:1.马叫:人喊马嘶。2.声音沙哑:声嘶力竭。3.鸟虫叫:雁嘶。蝉嘶。
什么是“人喊马嘶”?这个成语常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其实它描述的是混乱喧闹的场景。比如早晨的菜市场:摊主们吆喝价格,顾客们讨价还价,电动车在狭窄过道里来回穿梭,可不就是“人喊马嘶”的现代版本?
有人会问:“现在又没马,这成语还有意义吗?”仔细想想,现代生活里的“马嘶”早就转化成了各种机械轰鸣。上周路过建筑工地,吊车转动声、电钻声混着工人们的指挥声,那场面比成语描绘的还热闹三分。
这个成语最妙的是画面感。记得去年参加马拉松赛事,发令枪响的瞬间,五千多参赛者欢呼着冲出起跑线,路边加油声、主持人播报声、无人机嗡嗡声交织,像极了立体环绕版的“人喊马嘶”。这种集体性的声浪冲击,用四个字就能传神表达。
有人认为这类成语过时了,我倒觉得它们像文化活化石。前两天看古装剧,城门失火那段戏,导演特意用慢镜头展现人群奔逃、战马惊嘶的场景,弹幕立刻刷满“这就是人喊马嘶”。你看,千年前的画面,配上现代特效,照样能让年轻人秒懂。
换个角度想,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类成语。刷短视频时常见这样的标题:“晚高峰地铁站上演人喊马嘶”,点进去果然是挤满人的站台,报站广播、手机外放、小孩哭闹混作一团。这种高效传递场景的能力,正是汉语独有的智慧。
下次遇到热闹场合,不妨试试这个成语。上周家庭聚会,表弟把玩具赛车遥控成“马”,追着猫满屋跑,大人劝架声、小孩尖笑声、猫叫狗吠混在一起,我脱口而出:“这可真成了人喊马嘶”。全家愣了两秒,笑作一团——你看,老成语也能玩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