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ǔ tiān lǎn yuè
成语解释: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成语出处: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志向
繁体字形:九天攬月
英文翻译:clasp the moon in the Ninth Heaven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揽:1.用胳膊围住别人,使靠近自己:母亲把孩子揽在怀里。2.用绳子等把松散的东西聚拢到一起,使不散开:把车上的柴火揽上点。3.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包揽。揽买卖。他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了。4.把持:独揽大权。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九天揽月”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比如有人开玩笑说:“你要是能九天揽月,我就能海底捞针!”其实,这里的“九天揽月”并不是真的要人飞上天摘月亮,而是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难以实现的理想。举个例子:古代诗人李白写下“欲上青天揽明月”时,并非真想登月,而是用浪漫的想象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不现实”的成语到底有什么用?其实关键在于它传递的勇气。比如在科技领域,人类从仰望月球到真正实现登月,用了不到百年时间——阿波罗计划不正是把“九天揽月”变成现实的例子吗?这告诉我们: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可能正是推动进步的起点。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我的邻居张叔总被笑“异想天开”,因为他坚持研究太阳能发电技术。去年他的团队竟然真的研发出转化率突破30%的新材料。现在村里人不再笑他“想摘月亮”,反而夸他“敢想敢做”。这说明“九天揽月”式的目标,只要配合脚踏实地的努力,就能创造奇迹。
不过要注意的是,追求高远不等于好高骛远。就像学画画不能第一天就要超越梵高,练书法不能提笔就想超越王羲之。有个有趣的对比:明朝万户虽然绑着火箭椅想飞天最终失败,但现代航天工程却是通过无数次数据计算和实验才成功。这中间的差异,正是理想主义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
或许有人会问:现在都21世纪了,这种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看看马斯克的SpaceX计划吧——他们回收火箭的技术十年前还被认为“像摘月亮一样难”。如今不仅实现了,还降低了太空探索成本。这恰好证明:人类文明的进步,往往始于那些被质疑为“九天揽月”的疯狂想法。
最后想说,每个人心里其实都藏着“九天揽月”的种子。记得大学室友小王,坚持每天五点起床学英语时被称作“妄想留学派”,今年却拿到了剑桥的offer。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与其嘲笑别人想“摘月亮”,不如先问问自己是否连伸手的勇气都没有。毕竟,星辰大海的征途,总要有人先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