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ǎng bài jù shāng
成语解释: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
成语出处:宋 汪应辰《文定集 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等
繁体字形:兩敗俱傷
英文翻译:cause destruction to both sides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败:1.在战争或竞赛中失败(跟“胜”相对):战败国。立于不败之地。甲队以二比三败于乙队。2.使失败;打败(敌人或对手):大败侵略军。3.(事情)失败(跟“成”相对):功败垂成。不计成败。4.毁坏;搞坏(事情):身败名裂。伤风败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5.解除;消除:败毒。败火。6.破旧;腐烂:败絮。败肉。7.凋谢;枯萎:败叶。塘里的荷花都败了。8.败落:好好的一个家败在他手里了。9.使败落:败家。
俱:[jù]全;都:百废俱兴。面面俱到。[jū]姓。
伤:1.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作战负伤。探伤仪。2.损害:伤筋动骨。伤感情。3.因故得病:伤风。伤寒。伤食。4.悲哀:伤心。悲伤。5.妨碍:无伤大体。
“两败俱伤”这个词,听起来像不像两个小孩抢玩具,最后玩具坏了,两人都哭鼻子?比如同事小王和老张为了争项目主导权,互相揭短告状,结果老板一怒之下把项目转给了其他组——这就是典型的“两败俱伤”。
为什么人们明知会输还要硬碰硬? 其实很多时候,情绪会盖过理性。就像邻居张叔和李婶为了空调外机的位置吵了三个月,物业调解不成,最后两家都被罚款,还成了小区里的八卦话题。这时候要是有人先退一步,可能连罚款单都不会有。
我常想,现代社会讲究“共赢思维”不是没道理的。去年看到两家奶茶店搞价格战,你卖10元我卖8元,最后双双亏本关门。反观街角新开的书店和咖啡馆,合作推出“买书送咖啡”活动,客流量反而翻倍。这说明什么?较劲可能爽一时,合作才能走得远。
遇到冲突怎么办? 试试“三分钟冷处理”。上周表妹和室友因为晾衣服吵架,俩人各自回屋刷了会儿短视频,再出来时居然商量着合买了个旋转晾衣架。你看,给情绪降降温,很多事压根不值得拼命。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野生动物纪录片里,狮子捕猎时如果遇到太强的抵抗,往往会放弃追击。它们似乎比人类更早明白“保存体力更重要”的道理。这让我想到职场上那些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人,最后可能像拔河比赛里同时摔倒的选手——绳子还在,体面没了。
说到底,选择对抗还是退让,就像走平衡木需要技巧。老家菜市场两个鱼摊老板的故事很有意思:以前互相压价,后来一个专门卖活鱼现杀,另一个改做调味鱼块,现在两家生意都比以前红火。有时候转个弯,真的能看见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