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两厢:双方;情愿:心里愿意。两方都愿意;互不勉强。也作“两相情愿”。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智深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厢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用来指事情发生的双方都愿意。一般作主语、谓语、分句。
繁体字形:两厢情愿
英文翻译:Consensual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厢:1.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东厢。西厢。2.像房子那样间隔的地方:车厢。3.靠近城的地区:城厢。4.边,方面:两厢。这厢。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愿:1.意志;希望:心愿。愿望。2.肯;乐意:情愿。自愿。3.祈求神佛时许下的酬谢:许愿。还愿。4.谨慎老实:谨愿。
“两厢情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你情我愿”。比如朋友之间互相帮忙,一方主动提出,另一方乐意接受,这就是典型的两厢情愿。比如:“老王主动帮邻居修水管,邻居硬要塞红包感谢,老王摆摆手说:‘咱们这是两厢情愿的事,别搞这么客气!’”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强调“两厢情愿”这么重要?举个反例就明白了。比如相亲市场上,父母硬把两个年轻人凑作堆,哪怕物质条件再匹配,只要当事人心里不乐意,这关系就像强扭的瓜——不甜。真正的默契必须建立在双方发自内心的认同上。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隐藏的两厢情愿场景。比如同事之间分工合作,A擅长数据分析,B喜欢对外沟通,两人自发交换任务模块,最后项目效率翻倍。这种基于优势互补的协作,比领导强行摊派的效果好得多。
有意思的是,两厢情愿并不等于完全一致。就像拼图的两块碎片,形状不同却能严丝合缝。比如夫妻俩一个爱宅家看书,一个喜欢户外运动,但都尊重对方的爱好,周末各得其乐。这种差异中的和谐,反而让关系更有韧性。
现代社会讲究边界感,两厢情愿更像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比如自媒体博主征集选题时,评论区粉丝踊跃提建议,创作者挑选最受关注的做内容——这种双向选择既避免自说自话,又能精准满足需求。说到底,任何持久的关系都像跳双人舞,总要你进我退,彼此配合才能跳出美感。
有研究发现,主动选择权能显著提升人的幸福感。就像网购时收到心仪已久的商品,和收到别人硬塞的礼物,哪怕后者更贵重,心理感受也截然不同。两厢情愿的本质,或许就是让每个人都保有说“我愿意”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