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 dào
  • zh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ōng dào zhǔ

成语解释: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主人

繁体字形:東道主

英文翻译:host

东道主的意思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主: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东道主”这个成语啊,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主办方”对吧?不过你知道吗,这个词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呢!比如《左传》里那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说的就是郑国给秦国使团提供歇脚的地方。说白了,东道主的核心意义就是“主动承担接待责任的一方”。

那问题来了——现在用“东道主”这个词到底啥场合合适?嘿,你别说,还真有不少讲究。举个栗子,比如你家要办同学聚会,你可以拍着胸脯说:“这次我来当东道主,吃喝玩乐全包了!”这里既突出了主人身份,又带着点豪爽劲儿,是不是比直接说“我来请客”更有文化味儿?

再说个国际化的场景。前阵子杭州亚运会,官方报道就经常用“东道主城市”来强调主办地的服务意识。你看,这时候“东道主”可不只是面子工程,更是要展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待客之道。要我说啊,当东道主这事儿,既要热情又要专业,就像端茶倒水时既不能洒了杯子,还得让客人觉得舒服。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用这个词会不会太文绉绉?其实完全不会!上周我帮同事张罗生日派对,顺口说了句“今天我是东道主,大家尽管放开玩”,现场气氛反而更嗨了。关键得看场合,正式活动用起来显档次,朋友聚会用反而有种反差萌。

依我看啊,现代社会当东道主可不只是礼仪问题,更多是种责任担当。就像咱们去朋友家做客,主人提前备好拖鞋、问清饮食忌口,这些细节才是“东道主精神”的现代演绎。说到底,甭管是国际大事还是生活琐事,能把别人的需求放在心上的,都算得上合格的东道主

最后插句题外话,你发现没?现在有些商家也爱说“本店愿做您的专属东道主”,这招用得妙啊!既凸显服务意识,又给顾客戴了顶“贵宾”的高帽子。所以说嘛,语言文化这事儿,活学活用才是王道。下回轮到你当东道主的时候,记得既要周全安排,也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哦!

东道主的造句

  1. 造句 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
  2. 造句 下次到你那儿聚会,轮到你当东道主了。
  3. 造句 这次比赛的东道主是中国队。
  4. 造句 而深圳作为一个年轻城市,应该体现出东道主的鲜明风格。
  5. 造句 提尔森首次不受东道主欢迎是在2001年.
  6. 造句 东道主首相Abhisit正式结束了为期两天的东盟峰会.
  7. 造句 李春江在赛前呐喊他的弟子们证实本人,他们的防守让东道主很难得分。
  8. 造句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龚自珍 
  9. 造句 末了,我志愿对我们的中国东道主表示诚挚的谢忱。
  10. 造句 假如东道主把握住了机会,便能将胜势维持到终场,但阿吉雷做出三次换人,以加强锋线进攻,并且首个换人便造就将比分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