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b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míng bù bái

成语解释: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说话含糊不清等

繁体字形:不明不白

英文翻译:not clear

不明不白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不明不白”这成语,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老张突然被老板叫去谈话,结果回来后一脸懵圈,嘴里嘟囔着:“这事儿咋说得不明不白的?到底是要升职还是扣奖金啊?”这时候你品,你细品——这成语是不是特贴切?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为啥非用‘不明不白’不用‘稀里糊涂’呢?”嘿,问得好!这两词儿虽然都带点迷糊劲儿,但“不明不白”更强调事情本身缺乏明确交代,比如突然收到条短信说“明天不用来了”,但没说辞退原因,这可比单纯犯迷糊更让人心慌啊!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前阵子邻居家的趣事儿。王大妈买菜回家发现门口多了个快递,打开一看是盒进口巧克力,既没寄件人也没留言。她举着盒子满楼道问:“这不明不白的礼物谁敢吃啊?”您瞅,生活中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反而让人心里犯嘀咕对吧?

不过依我看啊,现在网上有些热搜新闻才真叫“不明不白”。比如某明星突然宣布退圈,声明写得云山雾罩,评论区立马炸锅:“说半天也没说清楚为啥退啊!”要我说,这种刻意模糊重点的操作,可不就是成语活生生的现代版演绎嘛!

您要是再往深了想,这成语还能用在历史故事里。就像《三国演义》里曹操那句“鸡肋”的典故,杨修听懂了,其他将士可都蒙在鼓里。当时要是有直播弹幕,估计满屏都是“曹老板这话说得不明不白,到底打不打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话说回来,为啥咱们总爱用这成语呢?依我看呐,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反而更渴望清清楚楚的答案。就像朋友突然发消息说“我们以后别联系了”,你要是不追问两句,这事儿能琢磨半宿睡不着觉!所以说啊,“不明不白”能流传千年,还不是因为人性就讨厌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

最后给大家支个招,下次遇到不明不白的事儿,先别急着上火。学学人家科学家搞研究的劲儿——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找几条线索,保不齐就像拼图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就凑出全貌啦!您说这法子中不中?

不明不白的造句

  1. 造句 他对父母不明不白的死讳莫如深。
  2. 造句 小刚昨天不明不白挨了一顿骂。
  3. 造句 李强不明不白地挨了老师一顿批评。
  4. 造句 消费者消费得不明不白,去找经销人员评理,他会说我们就是按延米来销售的,是你自己不要的顶柜。
  5. 造句 默里中尉与赫夫纳中尉在其飞行谢幕时,不明不白得以幸存,但旋即被机枪子弹击中,赫夫纳中尉手中一弹,默里中尉腿挨两枪。
  6. 造句 这种不明不白的定位,使其既难以保障公积金所有者的权益,又不具备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
  7. 造句 这个帐目不明不白的,肯定有人在中间骐骥一毛。
  8. 造句 我要告你,我不能这样不明不白了结此事。
  9. 造句 一个融资明明白白,回报也明明白白;一个则是融资不明不白,回报更不明不白。
  10. 造句 明白的道理就不是哲理了,哲理本来就是不明不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