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ě
zuǐ
拼音 [zī yá liě zuǐ]
注音 ㄗ ㄧㄚˊ ㄌㄧㄝ ˇ ㄗㄨㄟˇ
繁体 龇牙咧嘴
是否常用

齜牙咧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齜牙咧嘴zī yá liě zuǐ

    基本解释

    龇牙咧嘴 zīyá-liězuǐ

    (1) [show one’s teeth—grimace in pain]∶形容疼痛难受的样子

    满囤嫂从地里回来,哪回不是龇牙咧嘴!

    (2) [look fierce]∶形容凶恶难看的样子

    女孩子们热汗涔涔,敞着衣领,凶神恶煞般地龇牙咧嘴,口号声喊得像古战场上的浴血厮杀

    辞典解释

    龇牙咧嘴  zī yá liě zuǐ  ㄗ ㄧㄚˊ ㄌㄧㄝˇ ㄗㄨㄟˇ  

    张嘴露牙。形容凶狠的样子。
    如:「看他龇牙咧嘴,瞠目一喝,把那娃儿吓哭了。」

    形容因痛苦或惊恐而面部扭曲变形。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当下众人看了这两件东西,一个个龇牙裂嘴,掩鼻攒眉,谁也不肯给他装那烟袋。」
    如:「不小心绊了一脚,痛得他龇牙咧嘴的。」

    英语 to grimace (in pain)​, to show one's teeth, to bare one's fangs

    法语 montrer les dents, prendre un air féroce, grimacer de douleur

网络解释

  1. 齜牙咧嘴 (汉语词语)

    【解释】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示例】?糜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 ◎峻青《秋色赋·故乡杂忆》

齜牙咧嘴的单字解释

  • 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 [liē]见“咧咧”。[liě]口微张,唇角向两边伸展。[lie]1.鸟声。2.同“”。寒貌。3.助词。用法与“了”。[lié]方言,乱说乱讲。
  • 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