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ng jiāo tiě zhù
成语解释:形容体格非常强壮。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二郎神忙使个定水诀向下一指,水合海冰,宛如铜浇铁铸一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銅澆鐵鑄
英文翻译:strong
铜:金属元素,符号Cu,原子序数29。紫红色,富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铜可制多种合金(如黄铜、白铜)及电工器材等,也用于电镀。
浇:1.由上往下淋,洒:浇花。2.灌溉:浇地。3.把液汁倒入模型:浇版。浇筑。浇铸。4.刻薄:浇薄。浇漓。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铸:1.把金属熔化后倒进砂型或模子里,制成物件:铸铁。铸字。2.造成:铸成大错。
“铜浇铁铸”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老桥依然稳稳横跨河面,人们常感叹“这桥简直像铜浇铁铸似的”。这里的核心是什么?其实是用金属铸造的坚固感,比喻事物经得起时间考验。
有人可能会问:“用金属作比喻是不是太老套了?”咱们换个视角看——现代建筑用钢筋混凝土,古人没有这些材料,用铜铁这类当时最结实的材料打比方,反而显得特别生动。就像说手机“内存堪比图书馆”,用已知事物形容新概念,这种表达方式永不过时。
记得小时候看爷爷修农具,他把烧红的铁块浸入冷水,滋滋作响中定型。这场景让我联想到成语背后的智慧:坚固不是天生的,需要反复锤炼。就像当代程序员调试代码,经历无数次报错修改,最终才能做出稳定运行的系统。
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个成语近年常被用在情感领域。比如描写战友情谊“铜浇铁铸般的信任”,这里突破了物理坚固的原始含义,赋予精神层面的解读。语言就是这样活用的,就像智能手机拓展了“桌面”这个词的涵义。
最后留个思考题:在3D打印技术普及的今天,实体铸造工艺渐被数字化替代,这个诞生于手工业时代的成语会消失吗?我看未必——只要人类还需要形容“经久耐用”的概念,这种充满质感的比喻就永远能找到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