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ěng
  • qiáng
  • chēng
  • n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ěng qiáng chēng néng

成语解释:炫耀卖弄自己的才能和本事

成语出处:端木蕻良《曹雪芹》第13章:“今后千万不可逞强称能,何况你既未读过多少诗书,更谈不上才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炫耀本事

繁体字形:逞強稱能

英文翻译:show off one 's ability

逞强称能的意思

逞:1.显示(自己的才能、威风等);夸耀:逞能。逞威风。逞英雄。2.实现意愿;达到目的(多指坏事):得逞。3.纵容;放任:逞性子。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称:[chēng]1.叫;叫做:自称。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队员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队长。2.名称:简称。俗称。3.说:称快。称便。连声称好。4.赞扬:称叹。称赏。称许。5.姓。6.测定重量:把这袋米称一称。7.举:称觞祝寿。[chèn]适合;相当:称体。称心。对称。匀称。[chèng]同“”。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2.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逞强称能”?简单说,就是明明能力不够却硬要表现自己。比如同事小王刚入职就主动揽下三个项目,结果连续熬夜加班,最后交出的成果漏洞百出,反而拖累团队进度。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们总想逞强?

有人可能觉得,逞强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像学生小张在物理竞赛前偷偷熬夜刷题,结果考试当天发烧晕倒。其实他的真实水平能拿三等奖,但强行冲刺反而颗粒无收。这说明逞强往往源于对自身定位不清,或是过度在意他人评价。

如何区分积极进取和逞强称能?关键要看是否量力而行。比如健身时,新手小美非要举超出能力的杠铃,结果拉伤肌肉。相比之下,隔壁大叔每周稳定增加2公斤重量,三个月后反而进步明显。真正的成长需要尊重客观规律,逞强就像透支信用卡,迟早要还利息。

生活中最怕“打肿脸充胖子”。朋友聚会时,小李为显阔气抢着买单,结果下半月啃方便面。这让我想起老家邻居王叔,当年非要买超出预算的轿车,后来维修费压得喘不过气。其实承认能力边界反而让人更从容——就像会游泳的人才知道何时该换气。

工作中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实习生小周主动说“这个模块我需要前辈指导”。三个月后他反而最先转正。逞强称能就像穿不合脚的鞋走路,短期或许能忍,长远必定磨出血泡。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留有余力才能应对突发状况,就像弹簧绷太紧就会失去弹性。

遇到必须突破的难关怎么办?建议学学登山队的策略:把大目标拆解成营地,每个阶段评估装备和体力。逞强的人总想直冲峰顶,而智者会在第三营地主动停下补氧。毕竟,承认“我现在做不到”的勇气,有时比勉强逞能更需要实力打底。

"逞强称能"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