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ú
  • yáng
  • j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ú yáng wù jiàn

成语解释: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成语出处: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牛羊勿踐

英文翻译:Do not practice with cattle or sheep

牛羊勿践的意思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羊:[yáng]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2.姓。[xiáng]古同“”,吉祥。

勿: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切勿上当。请勿入内。

践:1.踩;践踏。2.实行;履行:实践。践约。

成语评论

牛羊勿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背后的道理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村里老王在地头立了块牌子,写着“新种菜苗,牛羊勿践”,结果邻居家的羊还是溜进去啃了几口。老王气得直摇头:“都说了别让牲口糟蹋嫩苗,咋就不当回事呢?”这个场景生动展示了成语的核心——提醒人们要保护脆弱的新生事物。

为什么古人要专门用“牛羊勿践”来比喻? 其实这和农耕文明息息相关。就像刚破土的小麦苗,一脚踩下去可能毁掉半年的收成。现代社会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比如新手设计师的方案被随意否定,就像牛羊践踏幼苗;而好的团队领导会说:“新人作品先别急着批评,咱们慢慢打磨。”这种保护性态度,恰恰是“牛羊勿践”的现代诠释。

有个有趣的对比:去年社区组织“儿童创意角”,最初总有大孩子抢占器材。后来管理员划出专属区域,挂上“十岁以下专用,他人勿入”的提示,小孩子们的创作质量明显提升。这让我想到,有时候划清界限不是排外,而是给成长留出必要空间。

不过保护不等于溺爱。就像育苗大棚最终要撤掉遮阳网,过度防护反而阻碍发展。去年辅导亲戚家孩子写作文,发现他总担心写错不敢下笔。我说:“先不管语法,把你的恐龙大战故事写出来。”结果歪歪扭扭的三页纸里,藏着好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比喻。这或许就是“牛羊勿践”的精髓——既要有防护栏,也要适时拆除。

观察城市里的行道树会发现,新栽的树苗总围着木支架,等根系扎稳了就撤掉支撑。这种阶段性的保护机制,用在教育、职场等场景特别合适。与其说“牛羊勿践”是禁令,不如看作成长过程中的缓冲带,给新生事物争取站稳脚跟的时间。

有次在科技展看到初创公司的展台,他们的产品原型虽然简陋,但展板写着“欢迎建议,谢绝嘲讽”。这种既开放又设立底线的态度,正是对传统文化智慧的灵活运用。保护与成长的平衡,就像育苗需要阳光雨露,也需要避开突如其来的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