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ài wū jí wū
成语解释: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 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孔丛子 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形容过分偏爱或爱得不
繁体字形:愛屋及烏
英文翻译:love me , love my dog
爱:1.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爱祖国。爱人民。他爱上了一个姑娘。2.喜欢:爱游泳。爱劳动。爱看电影。3.爱惜;爱护:爱公物。爱集体荣誉。4.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爱哭。铁爱生锈。5.姓。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乌:[wū]1.乌鸦,鸟名,有的地区叫老鸹、老鸦,羽毛黑色,嘴大而直。[乌合]喻无组织地聚集:乌之众。2.黑色:乌云|乌木。3.文言代词,表示疑问,哪,何:乌足道哉?4.姓。[乌呼]同“呜呼”,文言叹词,旧时祭文常用“呜呼”表示叹息。[乌孜别克族]我国少数民族。[wù][乌拉]同“靰鞡”。
哎呦,这成语"爱屋及乌"可太有意思了!比如说老张新买了辆宝马车,原本觉得车头的大鼻孔设计怪怪的,结果现在逢人就说"这进气格栅看着多大气"。你细品,这不就是典型的"因为喜欢这辆车,连车标造型都越看越顺眼"吗?那问题来了,为啥人总会产生这种连带好感呢?说白了就是情感滤镜在作祟,喜欢的主体就像个强力磁铁,把周边事物都吸进好感磁场里。
咱再说个接地气的例子。小美暗恋楼下的咖啡师小哥,现在连他总穿的那件沾着咖啡渍的旧围裙都觉得是时尚单品。有次朋友吐槽围裙该洗了,她立马反驳:"这叫匠人精神的勋章懂不懂!"这时候要问了,这种心态到底算不算理性?要我说啊,感情这回事儿本来就不是数学题,只要不影响正常判断,带着点美好的滤镜看世界也挺可爱的嘛。
不过您可别以为这成语只能用在儿女情长上。就说我们公司新来的主管吧,因为特别佩服他的业务能力,现在连他开会时总转笔的小动作,都被同事们解读成"保持思维活跃的秘诀"。您说这事儿逗不逗?但反过来想想,当领导确实需要这种"连带好感"来凝聚团队,有时候团队氛围就是这么奇妙地被带动起来的。
话说回来,我最近发现追星族最懂这个道理。朋友家闺女迷某个偶像,现在连偶像老家产的苹果都成箱往家搬。问她为啥突然爱吃苹果了,小姑娘眼睛发亮:"哥哥代言的能不好吃吗?"这现象正常吗?要我说啊,年轻人总要有个情感寄托,只要别耽误正事,这种单纯的喜欢其实挺珍贵的——当然,苹果吃不完记得分邻居啊!
其实这个成语还藏着人际交往的智慧。您看那些夫妻和睦的家庭,太太夸老公做饭香,连烧糊的锅巴都能夸出"焦香酥脆";反过来先生看太太网购,连快递盒都说是"生活仪式感的包装"。这种相互捧场的默契,可不就是过日子的小窍门?所以说啊,带着善意滤镜看身边人,很多小矛盾自然就烟消云散啦!
最后唠叨一句,虽然爱屋及乌能带来美好体验,但咱也得把握分寸。就像有人因为喜欢某个作家,连他明显错误的三观都照单全收,这就容易跑偏了。记住喽,再好看的滤镜也得定期清洗,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王道——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