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àn
  • chōng
  • s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语解释: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自谦。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濫竽充數

英文翻译:pretend to play the Yu

滥竽充数的意思

滥:1.泛滥。2.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用。宁缺勿滥。

竽:古乐器,形状像现在的笙。

充:1.满;足:充沛。充分。充其量。2.装满;塞住:充电。充塞。充耳不闻。3.担任;当:充当。充任。4.冒充:充行家。以次充好。打肿脸充胖子。5.姓。

数:[shù]1.数目:次数。数额。2.几;几个:数次。数日。3.天数;命运:气数。在数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6.指数学:数理化。[shǔ]1.点算:数数(shù)。数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数得上。数一数二。3.责备;列举错误:数说。数落。[shuò]屡次:频数。

成语评论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大家都听过吧?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最后露了馅。但放在今天的生活中,这种现象真的消失了吗?

比如公司开会时,领导问:“这个方案的数据分析是谁做的?”小李明明只复制了同事的图表,却举手说:“我花了一周时间研究!”结果被追问细节时支支吾吾。你看,这和南郭先生抱着竽不发声的样子像不像?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总有人想蒙混过关?其实很多人是怕暴露不足,或是贪图“省力”的捷径。

再举个学生时代的例子。小组作业总有个同学从不参与讨论,汇报当天却挤进PPT署名栏。老师表扬团队合作时,他笑得比谁都开心。这种现象背后藏着另一个问题:滥竽充数”伤害的究竟是谁?表面上看似占便宜,实际上既耽误团队进度,也让自己错失成长机会——就像总吃现成饭的人,永远学不会做饭。

我曾在志愿者活动中遇到类似情况。有位大叔报名时说“特别擅长组织活动”,结果当天连物资清单都不会整理。私下聊天才知道,他其实想通过参加活动结识人脉。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充数”背后是焦虑感在作祟。与其苛责,不如创造让人敢于说“我不会,但愿意学”的环境。

最近看到个反例很有意思。创业团队招人时明确写道:“接受新手,但每天必须分享一个学习心得”。结果吸引来的都是踏实成长的伙伴。这或许给了我们新启发:与其费心辨别“滥竽”,不如把舞台变成练习场。毕竟,真实的努力永远比虚假的完美更有生命力。

下次遇到“南郭先生”时,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他手中的“竽”,是不是本来可以成为其他乐器?重要的是搭建能让人各展所长的平台,让每份真诚的参与都能找到自己的节拍。

滥竽充数的造句

  1. 造句 南郭先生本事不济,却又偏偏要滥竽充数。
  2. 造句 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3. 造句 在促销活动中,会有一些不肖商人用劣质商品滥竽充数,消费者购买时要特别小心。
  4. 造句 有些人就是靠关係在公司裡滥竽充数,混日子过。
  5. 造句 这个乐团高手如云,我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6. 造句 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7. 造句 每当别人提起他所取得的成就,他都会低调的说他是在滥竽充数。
  8. 造句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9. 造句 这些绘作水准根本不够,也敢滥竽充数来参展!
  10. 造句 我看本次参赛作品,除少数是真才实学外,其他都是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