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ng wú jì dàn
成语解释:任意妄为,无所顾忌。
成语出处:郭沫若《羽书集·告国际友人书》:“这种狂暴的行为,就是未开化的蛮人都是不能做出的,而日本军部横无忌惮地,在二十世纪开明的今日,不惜一演再演地引以为快意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一点没有顾忌
繁体字形:横無忌憚
英文翻译:act recklessly and care for nobody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忌:1.忌妒:忌刻。猜忌。2.怕:顾忌。忌惮。3.认为不适宜而避免:忌嘴。忌生冷。4.戒除:忌烟。忌酒。
惮:[dàn]1.怕,畏惧:忌惮。惮服。肆无忌惮。过则不惮改。2.劳苦,因劳成疾:哀我惮人。[dá]震赫,撼动:惮赫(声势浩大)。
“横无忌惮”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拆开看其实不难理解——“横行霸道”加上“毫无顾忌”。它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不顾后果,甚至带有挑衅的意味。比如:“他在会议上横无忌惮地打断同事发言,连领导都皱起了眉头。”这种情况下,行为的“越界感”和“攻击性”成了核心特征。
有人可能会问:“横无忌惮和‘任性’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实际影响。比如孩子闹脾气躺在地上哭算任性,但若成年人在公共场合故意破坏设施发泄情绪,就属于横无忌惮。前者更多是自我情绪表达,后者则带有明显的社会破坏性。
职场中这种现象更值得警惕。曾有位项目经理为了抢功劳,在明知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强行推动方案上线,结果导致系统崩溃。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正是成语的现实写照。它提醒我们:能力与权力需要匹配相应的责任意识。
有趣的是,某些创新领域反而需要“有限度的横无忌惮”。比如初创公司的产品经理打破行业常规,推出颠覆性设计。但这种“打破”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和专业判断基础上,与盲目莽撞有本质区别。这让我想到:任何行为的评价标准,最终都落在“是否创造真实价值”这个锚点上。
观察社交媒体上的骂战,会发现键盘侠们最符合这个成语的负面形象。他们躲在匿名背后肆意攻击,既不需要承担后果,也缺乏基本共情。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折射出现代社会人际联结弱化带来的副作用。当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变少,道德约束力就会相应减弱。
如何避免自己滑向这种状态?有个简单方法:在做决定前多问一句“如果对方是我重视的人,我还会这么做吗?”这个思维实验能快速唤醒同理心。就像开车时看到红灯,不是因为害怕罚款,而是明白闯红灯可能危及他人——这种内在约束,才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