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ng
  • s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ng qī shù bā

成语解释: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女,不计其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杂乱无章

繁体字形:横七竪八

英文翻译:spread all across in confusion

横七竖八的意思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竖:1.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竖井。竖琴。2.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画一条竖线。竖着再挖一道沟。3.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竖电线杆。把柱子竖起来。4.汉字的笔画,从上一直向下,形状是“。”。5.年轻的仆人:竖子。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成语评论

横七竖八”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形容东西摆放得杂乱无章,比如你刚搬家时堆满纸箱的客厅,或者小孩玩完玩具后满地狼藉的场面。比如:“快递小哥把包裹横七竖八地堆在门口,差点连门都打不开”——这里既描绘了场景的混乱感,又带点生活化的幽默。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物品吗?”其实不然。比如在描述思绪混乱时可以说:“他昨晚熬夜赶方案,今天开会时脑子里横七竖八全是数据,连同事的名字都喊错了。”你看,抽象的“思路”也能用这个成语表达,反而比直白的“混乱”更生动。

再举个反差例子对比理解:工地的建材如果“横七竖八”会让人担心安全隐患,但若是艺术家故意把画框斜挂在墙上,这种“横七竖八”反而成了设计巧思。这说明同一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下,可能传递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关键在于使用者想强调的侧重点。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比如手机通知栏里横七竖八的未读消息,或者周末家里横七竖八躺着追剧的年轻人。这些场景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又赋予了时代特征。不过要注意,它和“乱七八糟”的区别在于,“横七竖八”更多强调方向的杂乱,而前者侧重整体混乱程度。

试着用这个成语创造新鲜比喻:“晚高峰的地铁站里,共享单车像被巨人随手扔下的火柴盒,横七竖八堵住了人行道”。这种用法既符合成语本义,又通过比喻增强了画面感。其实语言就像积木,成语是现成的模块,关键看我们怎么组合出新意。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把“横七竖八”和“井井有条”对比使用,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比如:“会议室的白板上横七竖八画着 brainstorming 的草图,投影仪里却井井有条排列着最终方案”。这种对比不仅能强化表达张力,还能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事物从混乱到有序的变化过程。

横七竖八的造句

  1. 造句 大街中心矗立了两幢四层楼,横七竖八面玲珑脚手架尚未拆除,但那脱颖而出的新姿已十分引人。
  2. 造句 他满脸的络腮胡子,像无数根横七竖八的银针。
  3. 造句 溪里的石头很多,方的圆的青的白的,横七竖八。在众多的大石间,间或有些小潭,清澈见底;看上去甚有空明之感,太阳一照,又莹光闪闪。溪水在上面的石头上还是白花花的,到了潭里就变得浓绿了,似一块晶莹的碧玉。
  4. 造句 厂房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许多未加工的木材。
  5. 造句 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的尸体。
  6. 造句 小组活动后,同学们忙着回家,教室里的板凳横七竖八地无人整理。
  7. 造句 台风过后,庄稼被刮得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
  8. 造句 玻璃上横七竖八的一道道脏印,简直成了一个大花脸啦,多脏呀!
  9. 造句 战场上,尸体横七竖八。
  10. 造句 院子里摆满了横七竖八的东西。

"横七竖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