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guāng
  • zhēng
  • li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guāng zhēng liàng

成语解释:见“明光烁亮”。

成语出处:西虹《家》:“窗户上的大玻璃明光铮亮。”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物体等

繁体字形:明光錚亮

英文翻译:gleaming

明光铮亮的意思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铮:[zhēng]〔铮铮〕拟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zhèng](器物表面)光亮耀眼:铮亮

亮:1.光线强:明亮。豁亮。这盏灯不亮。2.发光:天亮了。手电筒亮了一下。屋子里亮着灯光。3.(声音)强;响亮:洪亮。她的歌声脆而亮。4.使声音响亮:亮起嗓子。5.(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心明眼亮。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就亮了。6.显露;显示:亮相。把底儿亮出来。这种热带的蝙蝠,一亮翅膀足有脸盆大。7.姓。

成语评论

明光铮亮”这个词,一听就让人联想到闪着光的物件。比如老张家的不锈钢水壶,每天被他擦得锃亮,阳光一照,壶面上能瞧见人影儿。街坊邻居打趣说:“老张这壶怕不是能当镜子使?”您说为啥非用“明光铮亮”来形容?这不单是说东西干净,更透着一股精心打理的劲儿。

上个月去博物馆,展柜里躺着把战国青铜剑。解说员说这把剑出土时裹满绿锈,经过文物修复师半年处理,刃口竟恢复了青铜本来的明光铮亮。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两千年前的物件也能用这个词?其实只要物件本身质地坚实,经得起岁月磨砺,重新焕发光彩时照样当得起这个形容。

前些天暴雨过后,小区里那排银杏树被雨水洗得透亮。叶片上的水珠滚来滚去,在夕阳底下跟撒了金粉似的。突然觉得“明光铮亮”不单能说人造物,自然界的鲜活景象照样撑得起这个画面。这种语言弹性挺有意思,既保留了成语的古朴味道,又能用在现代生活里。

有人觉得这类成语太书面化,我倒觉得恰恰相反。您看菜市场卖鱼的摊位,铁皮案板被鱼鳞粘得滑溜溜,摊主每隔半小时就拿抹布使劲擦,不锈钢秤盘照样擦得明光铮亮。这场景多鲜活?好的成语就像块老玉,用得巧了反而能衬出生活本味。

最近注意到个现象:年轻人装修房子,越来越爱用哑光材质。问过做室内设计的朋友,她说现在流行“去光泽感”。这倒让我想起个趣事儿——上周去朋友家,他家全屋哑光装修,唯独厨房留着块明光铮亮的不锈钢台面,说切菜时看着反光心里踏实。您瞧,老词儿配新潮流,反倒撞出别样趣味。

说到底,“明光铮亮”这个词儿自带温度。它不单描述物件状态,更藏着人对生活的讲究劲儿。就像我爷爷那辈人,哪怕穿补丁衣裳,出门前必定把皮鞋擦得能照见人脸。这种对体面的坚持,或许正是老成语能在新时代继续发光的原因。

明光铮亮的造句

  1. 造句 他的圆脸似乎总是明光铮亮的.
  2. 造句 球的外表明光铮亮,其内部结构复杂,球内有球,并装音板,两个为一付,俗称‘一公一母‘。
  3. 造句 刘大强总算把两双皮鞋擦得明光铮亮,就站起身往卫生间去洗手。
  4. 造句 两个保安走上来,把一副明光铮亮的手铐套在了长岭的手腕上。
  5. 造句 脸上涂了厚厚一层粉,还描了眉,染了口红,头发是棕红色的,还烫成了爆炸式发型,脚下的黑皮鞋明光铮亮。
  6. 造句 领头的此人正是王清,只见王清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一身黑色中山学生服,脚上一双尖头皮鞋是明光铮亮,留着短短的发茬,看起来是相当精神。

"明光铮亮"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