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àn
  • běn
  • y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n běn sù yuán

成语解释:探:求索。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

成语出处: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第五章第三节:“它对词语的探本溯源工作,作得还不到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探本泝源

英文翻译:On the origin of the book

探本溯源的意思

探:1.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探矿。探路。探口气。试探。钻探。2.做侦察工作的人:密探。敌探。3.看望:探望。探亲。探病。4.向前伸出(头或上体):探头探脑。行车时不要探身窗外。5.过问:探闲事。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溯:1.沿水逆流而上:溯江而上。2.往上推求和回想:追溯。回溯。

源:1.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源。泉源。发源。源远流长。饮水思源。2.来源:货源。资源。病源。3.姓。

成语评论

探本溯源”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如你发现家里水管漏水,如果只是拿块抹布擦地,过几天水渍又出现了——这时候就该“探本溯源”了,顺着水痕找到墙内破裂的水管,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有人问:“这和直接解决问题有什么区别?”举个真实案例:某科技公司软件频繁崩溃,工程师们没有急着重写代码,而是花三天时间追溯版本更新记录,最终发现是半年前某个底层模块的改动埋下了隐患。这种“治本”的思维方式,往往比“治标”更能避免重复劳动。

我常在读书时用这个方法。上周读《人类简史》,看到农业革命章节时突然想:小麦到底是怎么驯化人类的?顺着这个疑问查了二十多篇论文,才发现是植物基因突变与人类定居方式的相互选择。这种刨根问底的探索过程,比单纯记住历史年份有趣得多。

工作中这个方法同样奏效。去年我们团队有个项目进度总滞后,表面看是设计师出图慢,后来发现根本原因是需求文档的模糊表述让设计反复修改。当我们重新规范需求确认流程后,效率提升了40%。有时候问题像浮冰,看得见的部分只是整体的十分之一。

有个朋友曾问我:“这样追根究底会不会太费时间?”我的切身感受是:前期多花20%时间溯源,能避免后期80%的补救工作。就像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找到病根再开方,比头疼医头更能治本。当然,关键要把握好探究的深度,别在无关细节里钻牛角尖。

最近带孩子做科学实验也深有体会。当他追问“为什么彩虹有七种颜色”时,我们没有停留在光的反射解释,而是用三棱镜分解阳光,让他亲眼看见白光里的色彩光谱。这种溯源式教育,培养的是比标准答案更珍贵的探索精神。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很多人习惯接受现成结论。但那些真正推动进步的发现,往往始于对常识的追问。就像牛顿追问苹果为什么往下掉,最终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保持这份探本溯源的好奇心,或许就是我们应对复杂世界的最佳导航。

探本溯源的造句

  1. 造句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政府要第一时间快速行动,探本溯源,对症下药,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将事故对群众的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
  2. 造句 探本溯源,记者见识了烟台文化惠民的大手笔。
  3. 造句 一是修复前一定要探本溯源,全面考证。
  4. 造句 探本溯源,不一味求新求异、对老业态持有宽容的发展方式,归根结底都是将消费者的需求摆在第一位的创新尝试。
  5. 造句 《中国帝王龙脉探索》以历史地理为经纬,探本溯源,梳理了帝王家族的人脉渊源,挖掘了其发祥地的地脉星相,捕捉了这些家族在朝代更迭上的历史暗号。
  6. 造句 对人祸探本溯源,对事故全面调查,才是告慰应有的落点。
  7. 造句 虽然他知道里面有文章,好奇心还是使他忍不住的探本溯源。
  8. 造句 旨在为孙姓同宗提供一个聚会、研讨、联谊的交流平台;通过举办系列寻祖、祭祖,研讨会等活动,帮助宗亲探本溯源、睦亲正宗等。
  9. 造句 但几乎所有的法术最终的本源想通,所以多修行几种法术对探本溯源很有脾益。
  10. 造句 一个道门正宗,一个无门无派,同样是青年才俊,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探本溯源,踏上海外仙山灵洲,去追寻那传说中的仙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