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ǐ yá gāo

成语解释: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

成语出处:陆文夫《写在之后》:“如果所有的人从生到死都是向嘴巴里挤‘牙膏’,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消化器官的退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擠牙膏

英文翻译:Squeeze toothpaste

挤牙膏的意思

挤:1.(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内:挤做一团。屋里挤满了人。事情全挤在一块儿了。2.地方相对地小而人或物等相对地多:车厢里特别挤。3.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人多挤不进来。4.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挤牛奶。挤牙膏。挤时间学习。5.排斥;排挤:我的名额被挤掉了。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膏:[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继晷(guǐ)。2.糊状的东西:牙膏。药膏。3.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膏车。2.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膏笔。

成语评论

挤牙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拖沓、不干脆,就像挤牙膏时总是一点一点往外挤,不肯痛快解决。比如有人问:“为什么每次催你交方案都这么费劲?”对方可能回:“哎呀,我这不是在努力嘛,就是像挤牙膏一样,得慢慢来。”

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会用“挤牙膏”打比方?其实这和牙膏本身的特性有关——你不使劲挤,它就出不来;但用力过猛,又会挤得太多。生活中很多事也是如此,比如写作业、处理工作,拖到最后才“挤”出成果,既费力又容易出错。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办公室里的张姐总爱把任务拖到截止前夜。领导催报表时,她先是交个框架,隔天补两行数据,最后才把完整版“挤”出来。这种操作就像把整管牙膏分成十次挤,既消耗别人耐心,自己也累得够呛。

那这种习惯到底好不好?从效率角度看确实不提倡,但换个思路想:有些人天生需要“预热期”,像运动员赛前热身。我认识的设计师朋友就属于“慢热型”,前期看似在磨蹭,实则酝酿创意,最后总能交出惊艳的作品。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别让他人等得太煎熬。

说到应对方法,可以试试“反向挤牙膏”——把大任务切成小份,但提前设定明确的交付节点。比如写报告时,周一交大纲,周三填案例,周五补结论。这样既避免最后一刻手忙脚乱,又能让协作方心里有底。

最后想说,生活中处处是“挤牙膏”的智慧。就像吃奥利奥要先扭一扭,泡面要等三分钟,有些事急不得。只要不把拖延当借口,把“慢慢挤”变成“有计划地释放”,或许能在紧绷的日常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从容节奏。

挤牙膏的造句

  1. 造句 他使劲挤牙膏管子,挤出了最后一点牙膏.
  2. 造句 他挤牙膏管直到挤出一些牙膏.
  3. 造句 碰撞过程会像挤牙膏一样把月表下的岩浆从碰撞点挤向另一侧。
  4. 造句 有时候状态不好,写文犹如挤牙膏,显然今天我的牙膏没能挤出来,决定早睡,恢复一下状态。
  5. 造句 她给点钱就像挤牙膏一样,坨坨趋于无穷小,真是抠门的拼装女。
  6. 造句 尿量也是象挤牙膏一样给用点速尿就下来一点,不用就少得可怜,到后来速尿也没有什么用了。
  7. 造句 呆呆的坐在电脑,大概有一个多小时吧,总算像挤牙膏一样的挤出那么蹩脚的几句牢骚。
  8. 造句 而且,这系统好像跟挤牙膏一样,非得满足一定条件,才会开启某项功能;那那些问号,是不是还有很多功能?这倒有些意思了。
  9. 造句 这像是挤牙膏一样的慢,让洪立懊恼,她必须是有价值的,否则洪立宁愿这一晚上枯燥的杀丧尸赚点白晶。
  10. 造句 断掉更新的一个学期里,我会构思更加完善的大纲和剧情,最近写的也确实有点挤牙膏,我更新掉收藏,不更新涨收藏的这点确实无奈。

"挤牙膏"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