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āo máo jiǎn cì
成语解释:故意挑剔毛病。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挑剔
繁体字形:挑毛揀刺
英文翻译:nitpick
挑:[tiāo]1.担:挑水。2.选择:挑选。3.挑剔:挑毛病。4.扁担和它两端挂着的东西:货挑儿。5.量词。用于成挑的东西:一挑水果。[tiǎo]1.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挑帘子。2.用细长的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挑火(拨开炉灶的盖火,露出火苗)。挑刺。3.挑动:挑拨是非。4.一种刺绣方法。用针挑起经线或纬线,连针带线从底下穿过去,以构成花纹、图案等。5.也叫提。汉字的一种笔画,即“㇀”。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拣:1.挑选:拣选。拣择。挑肥拣瘦。时间有限,请拣要紧的说。2.同“捡”。
刺:[cì]1.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针刺。刺绣。2.尖锐像针的东西:鱼刺。扎了个刺。3.用剑刺。泛指杀伤或暗杀:刺杀。刺客。4.使某些感觉器官反应强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讥刺。6.侦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拟声词。快速摩擦或火线燃烧发出的声音:刺刺地直冒火星。
“挑毛拣刺”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在菜市场里挑青菜?比如有人买了一捆新鲜菠菜,明明叶子翠绿,却非要扒开每一片叶子找虫洞,甚至嫌弃菜梗太粗。这种场景放到生活中,就成了对他人或事物过度挑剔的代名词。
举个例子:小张花了一周时间写完项目报告,交给领导后,对方只揪着标点符号和字体大小提意见,却对报告的核心数据和分析只字不提。这时候同事悄悄嘀咕:“领导又在挑毛拣刺了。”——为什么人们会忽略整体价值而紧盯细节? 可能是因为过度追求完美,或是习惯性用否定来维护权威感。但长期如此,反而会打击团队积极性。
再看另一个场景:老王给女儿辅导作业时,总在纠正“字写得不够方正”“橡皮擦得太用力”,女儿最后摔了笔说:“爸,你除了挑毛病还会什么?”——挑剔背后藏着什么心理? 可能是关心则乱,用高标准表达期待。但换个角度看,如果用“这个解题思路很特别”开头,再提改进建议,效果可能大不相同。
我曾在咖啡馆见过更有意思的例子:两位创业者讨论商业计划书时,穿格子衫的那位不停打断同伴:“这段市场分析不够犀利”“PPT配色太土”。直到对方反问:“你是想一起解决问题,还是单纯想证明我比你蠢?”——挑剔的边界在哪里? 适度的精益求精能推动进步,但若演变成对人不对事的指责,就偏离了初衷。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双刃剑”属性。就像雕刻师需要挑剔每一道刻痕才能出精品,但若只盯着碎屑看,就会忘记雕像整体的美感。生活中不妨学学园丁思维:既定期修剪枯枝,更懂得欣赏花苞的成长姿态。毕竟,连蒙娜丽莎的微笑,凑近了看也不过是斑驳的油彩痕迹。
下次遇到爱挑毛拣刺的人,或许可以试试这样说:“您指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注意,不过咱们先喝口水,聊聊整体方案您觉得哪里最有亮点?”把放大镜换成望远镜,说不定能看见更开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