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zuì lì gōng
成语解释: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成语出处:《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借指赎罪
繁体字形:戴辠立功
英文翻译:atone for one 's crimes by doing good deeds
戴: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戴手套。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大伙儿都听过“戴罪立功”这词儿吧?说白了,就是犯了错的人通过立功来弥补过失。举个栗子,比如《三国演义》里关羽丢了荆州,后来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算是重大失误,但随后他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不就是典型的戴罪立功嘛!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这成语只能用在打仗的场景吗?”哎呦喂,可别被电视剧框住了思维!比如小王在公司搞砸了项目,主动申请接手没人敢接的“硬骨头”客户,最后不仅挽回损失还拿下大单,老板拍着他肩膀说:“小伙子这是戴罪立功啊!”你看,职场里照样能活学活用。
不过话说回来,戴罪立功真是万能解药吗?咱得掰开了揉碎了看。就像老张酒驾被查,后来成了义务交通安全宣传员,虽然值得表扬,但该扣的分、该交的罚款照样得处理。这说明啊,戴罪立功重点在“立”而不在“免”,功过不能完全相抵,但总归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我觉着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给人希望。就像打游戏时残血反杀,谁还没个失误的时候?关键是得有“将功补过”的劲头。听说现在有些地方试行“社区服务抵罚金”,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戴罪立功嘛!既维护法律威严,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法子我看挺靠谱。
最后唠句实在的,咱普通人虽然不指望立什么大功,但生活中谁没点小过错?比如忘记媳妇生日,赶紧策划个惊喜旅行;搞砸孩子家长会,主动承包一个月家务。这种小事儿啊,也算得上是生活版的戴罪立功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