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èng
  • lè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èng lèng kē kē

成语解释:愣:呆,失神。呆头呆脑,发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愣愣瞌瞌

英文翻译:Dazed and dozing

愣愣瞌瞌的意思

愣:1.失神;呆:发愣。他愣了半天没说话。2.说话做事不考虑后果;鲁莽:愣小子。开车小心点,别那么愣。3.偏偏;偏要:明知不对,他愣那么做。

愣:1.失神;呆:发愣。他愣了半天没说话。2.说话做事不考虑后果;鲁莽:愣小子。开车小心点,别那么愣。3.偏偏;偏要:明知不对,他愣那么做。

瞌:〔瞌睡〕困倦,想睡觉。

瞌:〔瞌睡〕困倦,想睡觉。

成语评论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在听人说话,眼神却渐渐失焦;早上开会时眼皮直打架,脑袋像灌了铅?这种状态用成语"愣愣瞌瞌"形容再贴切不过了。比如老张开会时总爱托着腮帮子,部门主任说方案说到关键处,他倒好,愣愣瞌瞌地对着投影仪直点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认真思考。

有人会问:"愣愣瞌瞌是不是等于不认真?"其实要看具体情况。新手护士小美值夜班时,凌晨三点给病人换吊瓶,虽然动作有点迟缓,但依然仔细核对药单。这种因生理疲惫导致的暂时性状态,与主观上的懈怠有本质区别。

观察发现,现代人更容易陷入这种状态。地铁里常见年轻人戴着降噪耳机打瞌睡,手机还攥在手里;咖啡馆里有人对着笔记本电脑发呆,咖啡凉了都没察觉。这种状态就像大脑开启了"节能模式",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或许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依我看,偶尔的愣愣瞌瞌不必苛责,就像手机需要充电,人也需要精神缓冲。但若演变成常态,可能需要调整作息节奏。就像邻居王叔退休后参加老年大学,原本总在课堂上打盹,后来改成午睡半小时,现在听课笔记记得比谁都勤快。

下次看到同事对着文件发愣,别急着贴标签。递杯温水,提醒他开窗透气,往往比说教更管用。毕竟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都需要学会在专注与放松间找到平衡点。就像春天的柳枝,既要在风中舒展,也要在雨后重新挺直腰杆。

"愣愣瞌瞌"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