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ān lún zhī lè
成语解释: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成语出处: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泛指家庭的乐趣
繁体字形:天倫之樂
英文翻译:the happiness of a family union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伦:1.人伦:伦常。伦理。五伦。天伦。2.条理;次序:伦次。3.同类;同等:不伦不类。比拟不伦。英勇绝伦。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天伦之乐到底指什么?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看其实很简单。“天伦”本意是家庭中的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而“乐”就是这种关系带来的温暖和满足感。举个例子:周末全家人围坐一桌,爷爷奶奶讲年轻时的故事,孩子用筷子夹菜喂给小狗,这样的场景里既有互动又有笑声,就是天伦之乐最直接的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还能体验到天伦之乐吗?其实这和形式无关,重点在于“用心参与”。比如我认识的一对夫妻,每晚关掉手机陪孩子玩桌游半小时,看似简单,但孩子每次提到这个环节都会眼睛发亮。哪怕只有碎片化的时间,只要投入真实的陪伴,就能让亲情流动起来。
天伦之乐是否只属于传统大家庭?并非如此。去年春节我看到一个短视频:几个独居老人组成“临时家庭”一起包饺子,有人擀皮、有人调馅,最后把饺子分送给社区里的独居青年。这种跨越血缘的互助,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天伦之乐?人际关系的形式在变,但情感联结的本质始终相通。
有人觉得“天伦之乐”这个词太老旧,其实它更像一杯温水——喝不出刺激感,却能持续滋养身心。我观察过公园里教孙子放风筝的大爷,他放线时专注的样子和二十年前教儿子时一模一样。这种代际传承的默契,正是天伦之乐最动人的地方。它不需要宏大叙事,藏在生活的褶皱里,等着被发现。
科技发展是否冲淡了天伦之乐?这个问题要看如何使用工具。上周朋友家的孩子用平板电脑给外公展示学校画的航天飞船,老人虽然不懂技术,但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跟着孩子的讲解频频点头。工具本身无好坏,重点在于是否用它搭建理解彼此的桥梁。当视频通话代替了部分见面,我们反而更珍惜面对面时触碰的温度。
最后想说的是,天伦之乐从来不是某个特定场景的专利。它可能出现在清晨厨房飘出的煎蛋香气里,也可能藏在深夜加班回家时留着的那盏小夜灯中。这种快乐如同细沙,握得太紧会流失,轻轻捧着反而能长久留存。生活的答案往往最简单:放下评判,去感受,去回应,温暖自然生长。